一首写离别的佳作,全文没有一个“离”字,却处处都是离情
前言: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
灞桥折柳,青门送别,在那个过去慢的年代,离别似乎总带着不尽的忧愁,如若赶在寂寥的深秋,则离情更甚。
元代曲坛名家李致远有一首《红绣鞋 晚秋》的曲子,就把深秋时节与意中人送别时依依不舍的离愁别绪渲染得极其令人动容。
关于李致远其人,好友仇远诗曰“有才未遇政绩损”;编撰北曲曲谱《太和正音谱》的朱权则赞其曲曰:“如玉匣昆吾。”
仕途不顺,郁郁不得志,孤傲清高,才华横溢,落笔惊风,其所做词曲极易触动人心,就如下面这首写离别都不带“离”字的曲子一般,读来极易引起读者共鸣。

情梦断陈王罗袜,情伤学士琵琶。又见西风换年华。
数杯添泪酒,几点送秋花。行人天一涯。——唐 李致远《红绣鞋·晚秋》
简译:惊鸿一瞥,便是情根深种,想你念你,从此,无一不是你,却无一是你。
秋夜泠泠,睡意朦胧中与你久别重逢,岂料如此好梦却被无端惊醒。
那一刻,孤灯如豆,形单影只,何其怅惘,彼时的心情,就如白居易作《琵琶行》那般感伤。
看看又是一年秋风起时,叹时光匆匆,流年暗换,分易分,聚难聚,情缘莫测。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黄花开又晚,这个秋天也进入了尾声,而我依旧独自天涯羁旅独自漂泊。

赏析:陈王罗袜是一个历史典故,陈王是指三国时期的曹植,因其最后的封地是陈郡(即现在的河南淮阳),故世人称之为陈王。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罗袜则代指其名作《洛神赋》中的神仙美女洛神。
那一场美丽的邂逅,点燃一段爱情的火花,最终却因为人神殊道而好梦难成,君向潇湘我向秦,不得不黯然收场。
而学士琵琶的典故,则是指唐代诗人白居易秋夜偶遇琵琶女的故事,“江州司马青衫湿”,只因“同是天涯沦落人”,漂沦与谪居,何其相似的人生境遇,与君感同身受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