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平仲的《霁夜》,写出了秋的清旷爽朗,令人逸兴遄飞,精神振奋
前言:
木叶动秋声。和其他的季节不同,秋天就像一个豪爽的大汉,它的到来总是飒飒有声。
一城秋雨豆花凉。和它的铿锵有力不同,秋天似乎总是有意无意地带给人一缕缠绵悱恻的悲凉之感。
这份伤感,许是缘自宋玉的“悲哉秋之为气也”也未可知,好像“自古逢秋悲寂寥”已成定论。
不过,有人发悲秋之感,就有人抒赞美之意,如豪迈的刘禹锡,就曾诗曰“我言秋日胜春朝。”
“我觉秋兴逸,谁云秋兴悲?”,李白的秋日感怀,充满豪情逸致,一扫悲秋的传统。
而我今天要分享给您的《霁夜》一诗的作者孔平仲,亦有刘禹锡、李白一般对秋天旷达高远的逸兴。
特别是他在这首秋夜雨霁诗中所表现出来的清爽宜人的意境,读来令人心生振奋之情。

寂历帘栊深夜明,睡回清梦戍墙铃。
狂风送雨已何处?淡月笼云犹未醒。
早有秋声随堕叶,独将凉意伴流萤。
明朝拟准南轩望,洗出庐山万丈青。——宋 孔平仲《霁夜》
简译:这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是在窗外呼啸的疾风骤雨中沉沉进入梦乡的,待到他半夜被城墙角楼上传来的铃声惊醒时,窗外的雨已经停了,风也歇了下来。
睁开惺忪的睡眼,只觉夜色明亮,朦胧的月色照在窗子上,帘栊寂静疏落,那图案极富韵律感。
雨住风歇,淡月笼云,虽不是碧空朗月,可这月夜也是极尽令人感到清爽惬意了。
时节已经进入了深秋,落木萧萧,寒意渐浓,在这个秋意泠泠的夜晚,躺在床上的诗人好像看到了,雨霁天晴后草地上萤火虫划过的明亮弧光。
他盘算着,明天早起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先推开南窗远望庐山,经过雨水的洗涤,想必那巍峨壮观的庐山一定会更加青翠怡人,且自会别有一番秋日所特有的魅力。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秋夜雨霁的佳作,作者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写出了夜雨前和夜雨后的不同景象,整首诗内容饱满,境界开阔,画面唯美,特别是诗的结尾,余音袅袅,给人以回味无穷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