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写作几个月了,阅读了不少优秀的文章,发现它们之所以受欢迎,靠的不是华丽的辞藻,不是满篇的名言金句。而是写出了实实在在解决问题的方法,让读者能够从中得到知识和技巧。
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就需要文章结构严谨,逻辑清楚,让读者看了以后有获得感。那么我们还需要说到一件神器——金字塔原理,它是我们写作中必不可少的好帮手。
1、 熟练掌握金字塔原理,写好文章的核心内容
金字塔原理的核心理念MECE,中文解释为“相互独立,完全穷尽。”这个理念保证了各部分之间相互排斥,没有重叠,所有的部分也不会有任何遗漏。
因为金字塔结构的严谨性,每一层的论点都是下一层分论点的概括和总结,分论点则是支撑上一层的论点的论据,所以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要按照“自上而下,结论先行”的顺序来写,这样可以使文章的逻辑更加清晰明了。
具体到拆书稿的写作,使用金字塔原理的时候,先一两句话概括书的主要内容,即:金字塔的塔尖。然后提炼出这本书的三个分论点,就是塔尖下面的主体部分。最后再来解释每一个分论点,相当于金字塔的底座。
这时候再来看看我们用金字塔原理搭建出的文章结构,是不是结构完整,层次分明。由此可见掌握好金字塔原理,对搭建文章框架结构是非常重要的。
2、 正确掌握拆书稿写作的三要素
要写好一篇拆书稿,需要三个要素:分别是素材、逻辑和语言。
素材是我们要拆的书,我们需要先把书看懂,真正掌握这些素材。这时候就要用到前面讲的核桃读书法,快速阅读,掌握书的主要内容。
逻辑是书里面的逻辑关系,不论多么复杂的书,我们都要去总结出其中的要点和逻辑关系,这是需要长期训练的。
语言就是拆书稿的语言,要深入浅出地讲解一本书,把这本书的主要观点和方法尽量用最简单易懂的话写出来,分享给读者。
打个比方:写文章就像盖房子,素材就是建筑材料,逻辑就是盖房子先要搭建的框架,语言就是填充框架的一砖一瓦。
这三个要素缺一不可,顺序也不可以搞错。我们常说写作要逻辑先行,下笔前先把思路捋顺了,不要急着去堆砌砖瓦,否则写出来的东西杂乱无章,没有任何的逻辑性。
3、 重视三栏笔记、思维导图的作用
写作不能偷懒,下笔前的准备工作一定得做好,否则你文章的框架搭建不好,文章自然写出来也是失败的。
这时候就突出了三栏笔记和思维导图的作用了,我以前写作的时候经常图省事,懒得做三栏笔记和思维导图,直接提笔就写,导致拆解的书中的要点归纳不全面。按主编的话来说就是偷懒了。
尤其是我们拆解干货类书的时候,三栏笔记和思维导图的作用更加明显,有的书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小观点,你不进行分类归纳总结,别说3000字,恐怕30000字都写不完。不用思维导图给它们分类汇总,遗漏一些也是常有的事情。
写文章真像盖房子一样,该有的工序一道都不能少。只有基础打好了,才能写出受读者欢迎的好文章来。
加油吧,让我们在练习中不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