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有钱人,她也买得起一套房子,但她没有买,因为在她心中事业比这些都重要。当然,她在美国是有房子的,出租的房子每个月定期收房租。

每当我想到这些身边人的例子,想到当下的生活,我都不想过那种被房子、孩子捆绑一生的日子。
尽管我很卑微,我也没那么强大的能力,但是我觉得只要脚踏实地的努力,没有什么事情是做不成的,也没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好的。
过去一周,我深刻反思自己当前的生活,我不想过那种一眼到头的日子。我想要寻找更多的可能性。
怎么寻找?无非是学习,提升自己。
25岁那年我从0开始学习设计,后来轻松转行。尽管没有很优秀,但跟同学或者身边的人相比,我超越了一点。
现在我在怕什么呢?无非是怕从头开始会比现在更差。
可当我看到历史上那些名人故事时我才明白我的无知。

东汉时,有个名叫马援的人在12岁的时候就失去了双亲,是他哥哥将他抚养成人。马援少年时期很有理想,但是他天性并不聪明。
当时和他同村的有个叫朱勃的人,和他同样的年龄,却能够张口背诵《经》、《尚书》。马援知道后,自愧不如,便向哥哥提出要去边疆放牧。
哥哥很了解弟弟,便安慰他说:“你是很有才能的人,只要发奋努力,克服自卑,时间长了,定成大器。”
马援听后,更加努力学习,坚持不懈,终于在55岁时被封为伏波将军。而且在东汉建立的过程中,他还屡建奇功,成为了“大器晚成”的名将。
八十几岁的画坛耆宿刘其伟先生,38岁才开始无师自通地拿起画笔,40岁就举办了生平第一次画展。习画两年就可以开画展,而且刘先生从来都没有拜师学画,完全靠自修学习。为了绘画,他深入生活,结果又使他成为了人类学家。
反观我自己,还不到30岁,而且我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一种什么样的人生,为什么却要因为他人的言语左右自己的思想,为什么不能按照自己的心意去做?
怕什么?最坏,不过是大器晚成。
我想,我有了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