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曾国藩把打扫房间也放在重要的位置,我个人也喜欢打扫房间,喜欢看到房间一尘不染、干净整洁的样子。
打扫房间的过程其实就是在清除思路、理清生活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让你思考,哪些东西需要扔掉、哪些东西需要保留,它可以看清你的内心,让你知道你更想要的是什么。
山下英子的《断舍离》之所以这么火,它不仅仅是在清理物品、打扫房间,而是在理清自己的思路,舍弃那些你不需要的,去追求你内心真正渴望的东西。
日本当红博主佐佐木,曾经是一个邋里邋遢的失败者,却因为断舍离实现了逆袭。他曾经是一个中年油腻男,35岁,月光族,蜗居在一个乱糟糟的小房间里。他的女朋友因为他实在太邋遢,和他分了手。
他一度感觉人生无望。
“其实我早已经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了吧,我只是一直在享受买东西瞬间的满足。”想通之后,决定来一次彻底地重生。他把所有的杂物都咬着牙丢掉了,现在他一年只靠6套衣服轮流穿,浴室里只有一罐沐浴液,一条毛巾。一个刮胡刀。厨房也只剩下一副碗筷,他把多余的书也都扔掉了,只用手机和电脑。每天出门身上只带手表、钱包、钥匙和眼镜。
他说,我要腾出时间留给更有价值的事。
断舍离的过程就是扫除障碍的过程,它可以让你的人生专注在更有价值的事情上。

三曰:考
考就是祭祀祖先,不仅对祖先要怀有敬意,多次告诫晚辈祭祀祖先要用最好的器具。祭祀是一种信仰活动,从古至今传承下来。人们相信人死之后有灵魂,而祖先的灵魂具有强大的力量可以保佑子孙。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里,家族观念相当深刻。
以中华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明,千万年以来都将祭祖的礼仪作为国家与民间最重要的公共活动。《论语》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提倡祭祖,能够产生净化人心、移风易俗、振兴道德、和谐社会的积极作用。
古老的祭礼中,不但会宣扬祖德,还会演奏和谐的乐曲涤荡后世子孙的内心。
我想,这是曾国藩把这一条作为治家八诀之一的原因。

四曰:宝
宝就是善待亲族邻里。曾国藩的祖父星冈公说:“人与人之间互相抬举,那是没有价值可以计算的宝贝。”强调了与亲族邻里之间友好相处的重要性。
曾国藩在家书中多次提及与邻里的关系,但凡亲族邻里有需要的地方,曾国藩都寄银两回去多多少少让晚辈送给邻里。
他还强调,保持家族兴旺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不给子孙留下大笔金银财富。
儿子若贤,不靠做官发财的收入或先人的遗产也能自觅衣饭;儿子若不肖,则多积一钱他将多造一孽,后来淫逸作恶,必定损坏家族的荣誉。
清代林则徐和汉代三杰之一的萧何也主张这个观点,林则徐曾说过:“儿孙贤过我,留钱做什么?儿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