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穿别人的旧衣服,会自暴自弃
同事的初中同学Alice,家境一般,平时穿衣着装非常朴素。
自从表姐送一些旧衣服给她,就成了品牌控。
Alice的表姐在广州做跨境电商,经常去欧洲出差,顺道去意大利和瑞士的奥特莱斯淘打折的大牌衣服。
在国内还算是新品的衣服,在欧洲已是下架的过季货。
虽然折扣很大,可对于工薪阶层的Alice来说,还是奢侈品。
有的衣服,表姐只穿几次就送给Alice。
一个愿意送,一个乐意收,又不是外人,倒也无所谓。
后来Alice结婚有了孩子,偶尔还会从表姐家带回来一些旧衣服给自己和孩子穿。
老公大为光火,说Alice工作上不求上进,还疏于孩子的早教。
整天只知道虚荣爱品牌,总惦记表姐的旧衣服 ,丢他的人。
也确实,Alice的同学该升职的升职,该加薪的加薪。
唯独她好像无所欲求似的,眼看快30了,还在干文员的活。
整天只知道跟人凑一起,不是聊化妆品真伪,就是大谈阔论衣服新品。
为此,Alice还被那伙八卦精封为行走的“小红书”。
Alice非常努力地活成了自己精神上的胜利者,似乎她就是表姐那样的成功人士,可以毫不心疼地买各种奢侈品。
当然,不是说奢侈品有多好。
但是,如果老盯着自己高攀不起的东西,还误以为自己已经真正拥有的话,就是自我麻醉的阿Q精神了。
因为,越是这样,内心就越感到空虚。
空虚到没有自己的育儿观。
别人学早教网课时,Alice在逛海淘。
别人给孩子读绘本提高认知能力时,Alice在刷小红书。
别人训练宝宝运动能力时,Alice在看美妆博主直播。
别人培养宝宝社交和语言能力时,Alice在涂指甲油、敷面膜。
别小看穿别人旧衣服这件事,很有可能会影响一个妈妈的育儿观。
自我麻醉的人,总以为“这就足够了”,会放弃梦想,放弃追求,甚至放弃对孩子的培养。
人与人之间最大差距,是认知和思维上的差距。
而妈妈对育儿观的认知,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起点。
让孩子赢在起跑线的,往往是妈妈的育儿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