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生活打卡季#每个人的成长路上,可能都会有那么一两本书,亦或一两个人,再或者,经历的一两件事,对自己的思想,人生有剧烈的冲击和深刻的指导意义。
对我来说,路遥呕心沥血的写就的《平凡的世界》算是其中最为珍重的一本了。
依稀记得是刚进大学那会儿,第一次进学校图书馆,接触的第一本书就是《平凡的世界》,那时还不知道是上中下三本,囫囵的从第二本就开始读了,之后是第三部,最后才是第一部。
军训的那一个月,我穿着学校发的质量堪忧的军训迷彩服,每天训练结束后躲进图书馆里,就那么一个晚上接一个晚上的,看完了那套书。那时我还不知道图书馆的书可以外借,也还没有办理借书卡。但《平凡的世界》就这样开启了我的大学生涯。
写到这,突然就想起了初中时候的情景,山里的中学,坐落在群山连绵之间。校园里有很多高大茂盛的树木,图书馆在那栋白色主建筑的三楼,主楼前面是鎏金的大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在那时整个三楼就只有我们那一届里考试优选出来的快班,以及图书馆,而我们这些刚考完小学又在一轮的摸底中被删选下来的学生,无疑就成了慢班。于是熙熙攘攘的挤在一二楼。
少年的心,总是敏感和脆弱居多,那时内向,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同学,以及初次离家的酸楚,日子有点难熬。
记得某天一位姓吉克的同学拿来一本课外读物,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之后按图索骥。省吃俭用花十块钱办了一张学校的借书卡。在那个一星期只有20块零用钱的年代,这也可谓一笔巨款了,但那时的我是兴奋的。
人啊,对自己热爱的东西,往往都没有多少抵抗力。
之后便是属于我的幸福时光了,灰暗和晦涩的初中生活,由此照进了一点光亮。
管理图书室的是一位持重老成的教师,听说是学校教龄最长的特等教师了,教书时间比我们年龄还长了一大截,现在回想,是一位很好的教师。
图书馆很小,小到放下几张凳子,几排书桌,几个书柜,就显得拥挤很多了。那时没有什么电子阅览器可以找书,也没有按大学的图书馆一样,分门别类的整理好各种文史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