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取悦别人后,自己的内心同样会变得非常敏感,开始精神内耗。
小琪没有做错什么,她的同事也没有做错。
那是不是小琪自己把对别人好这件事,看的太重了。
变得理所应当的觉得所有人都应该对她反馈善意。
不,拒绝有害思维!
别再用“应该”和“必须”,强求自己!
苛求的“应该”表述是思维中的一个典型缺陷,会导致沮丧、焦虑以及其他情绪问题出现。
尽管你可能会去努力,但你不能把你的意愿强加给世界。
如果你坚持苛刻僵硬的期望,
那么这只会给你带来困惑、沮丧、失望甚至更糟糕的心理状态。
准确思维的力量
情绪没有对错之分,但思维却有准确与不准确之别。
只要尽可能地保持思维的理性、缜密和准确,你就能最大限度地减轻情感的不适和消极的情绪。
把取悦思维中的“永远”和“永不”换成更和缓的语言。
比如“大多数时候”“有时候”或者“很少”等。
你就会大大减轻绝对或夸张的时间要求给你造成的紧张和压力。
固执地以为你对别人好,他们就应该对你好。
这只会让你对别人感到格外失望、愤怒和怨恨。
取悦于人的完美主义
这种令人不安的无能感,
其真正的根源并不是你的取悦努力或取悦能力的不足,而是在你的“应该”准则字里行间潜藏着完美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