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打开锦盒一看,气的眉毛倒竖。他明白诸葛亮是在嘲笑他像个女人一样,逼他出战。
可是,他却忍下怒气哈哈大笑,对使者说:“这衣服料子真不错,多谢诸葛丞相的好意。”
还设宴款待了使者,席间,对打仗的事只字不提,只问诸葛亮一天的作息情况,使者亦如实相告。
听了使者的话,司马懿得知了诸葛亮每日操心劳神,心知蜀军撑不了多久了。
果然,不久后,诸葛亮就病死了。而诸葛亮死后,蜀国变得不堪一击,日渐衰败。
司马懿忍了一时的羞辱,却不费一兵一卒,让蜀国败退。
《论语·卫灵公》中有言:“小不忍则乱大谋。”
因为一时的冲动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只会因小失大,进而导致事情的恶化,使自己陷入更危险的境地,面临更大的损失或伤害同城同城交友网站 上海。
纵观古今,那些成大事的人,绝不会因为受了别人的一点侮辱就沉不住气,去争个高低对错,而是暂且忍耐,坐等最佳的时机,才是明智的选择。

03
忍到来日方始成
法国著名思想家卢梭曾说:“忍耐是痛苦的,但是它的结果是甜蜜的。”
历史上的康熙皇帝八岁登基,当时的大权落入了辅政大臣鳌拜的手里。
鳌拜在朝中大肆拉拢老臣,朝中到处都有他的心腹。
康熙十四岁那年,开始亲政,他很快看出自己的权利受到了鳌拜威胁。
但当时鳌拜的势力太大了,除掉他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康熙一面隐忍,装出一副胸无大志的模样,一面紧锣密鼓地进行着除掉鳌拜的计划。
他陆续将自己的亲信安排在了重要部门,以年老为由,将鳌拜的人悄悄换掉。还让亲信掌握了京师的保卫大权,如此,鳌拜想造反,卫兵也可迅速反击。
十六岁那年,他从贵族中选拔了一批身强体壮的少年,天天舞枪弄棒,鳌拜见了也不以为然,以为小皇帝不过是胡闹罢了。
一天,康熙下旨,宣鳌拜进宫,鳌拜像往常一样,大摇大摆地就来了,还没等他回过神,康熙便下令,周围十几名少年一拥而上,转眼就将鳌拜捆绑在地。
他历数了鳌拜的罪名,将他投入监狱,从此政权才真正掌握在了自己的手里。
所有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这循序渐进的过程中需要忍受失败的痛苦,忍受常人或坚持不下去的念头,但忍耐过后,便是柳暗花明。
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你的积累终会成为你通往成功之路的长剑,为你在艰难时刻劈开一道光明之门。

明末作家冯梦龙曾在《警世恒言》中有言:“事不三思总有败,人能百忍自无忧。”
忍辱,不是胆小懦弱,而是顾全大局;忍让,不是委曲求全,而是伺机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