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月累计,国内增值税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1.4%,实现由负转正。张秋雨分析,8月增值税结束负增长,主要由于留抵退税逐步完成。不过,9月13日,国务院再次出台新一轮税收优惠政策,决定对制造业新增增值税留抵税额即申即退,到账平均时间压缩至2个工作日,预计今年后4个月再为制造业企业退税320亿元。对此,广发证券的研报判断,国内增值税自然口径增速预计将再度下行。
非税收入已经连续三个月保持较快增长,6月、7月、8月同比增速分别为33.4%、36.3%、33.6%。对此,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解释,这主要是地方多渠道盘活闲置资产带动,也与中央特殊因素收入入库有关。
1月-8月,全国非税收入增长21.2%,增量的3/4体现在地方。地方非税收入增长16.9%,主要是地方多渠道盘活闲置资产,以及与矿产资源有关的收入增加。另外,地方罚没收入增长8.9%,主要是涉案财物罚没收入和部分沿海城市围填海罚没收入增加,扣除相关因素后,地方其余罚没收入增长1%左右;地方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增长1.2%。
值得注意的是,9月13日,国务院还决定对制造业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前期缓缴的所得税等“五税两费”,9月1日起期限届满后再延迟4个月补缴,涉及缓税4400亿元。白彦锋介绍,缓缴的“五税两费”包括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国内增值税、国内消费税及附征的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不包括代扣代缴、代收代缴以及向税务机关申请代开发票时缴纳的税费。从收入规模上看,“五税两费”涵盖中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80%左右的部分。
白彦锋表示,制造业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在解决就业、保障民生和促进创新方面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的缓税举措充分考虑到今年以来微观经济主体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遭遇的国内外超预期因素,有助于增加相关经济主体的现金流,留住青山,赢得未来。
土地收入难持续,财政政策空间在哪
值得注意的是,土地相关收入仍在持续下滑,成为全国财政收入最大的拖累项。国盛证券研报计算指出,8月,土地和房地产相关税收同比-24.6%,连续5个月负增长,拉低全国财政收入2.5个百分点。
具体来看,财政部数据显示,1月-8月,土地和房地产相关税收中,契税3898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8.7%;土地增值税4677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9.9%;同期,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pc聊天交友软件收入39979亿元,同比下降25.5%。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37218亿元,同比下降26.8%,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33704亿元,同比下降28.5%。
苏剑指出,虽然今年稳房地产采取了很多政策,但实际效果并不明显。作为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地方政府财政收入50%以上的部分来自卖地,当前土地收入持续下滑,短期内很难有其他项的财政收入可以弥补卖地收入的缩减。此前打算用房地产税逐渐代替土地转让收入,但目前来看短期内房地产税很难全面推行,尤其是当前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房地产税推出更要十分谨慎,否则楼市将“雪上加霜”。
张秋雨也认为,房地产市场低迷的状况短期看依旧很难改善,房产销售销售和投资在接下来几个月较大概率维持现状。这意味着四季度土地出让金收入也很难出现改善,政府性基金收支差额或将持续扩大。
目前,地方财政紧张,尤其是东部、东北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