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看似游戏公司的一个贪婪的设定(最大化赚取广告费),但这在过去的游戏发展史上,还没有谁曾经有过这样的探索与尝试,这种设定让大量的用户一方面质疑自己的智商,一方面去质疑游戏是不是有问题,这两个质疑必然会引发巨大的话题讨论。
这个反常规、反心流的产品设定超出了几乎绝大多数玩家的认知范围之外,它其实就是一个引发游戏出圈的关键创新点。
因此,尽管这款游戏在短时间内几乎就遭遇了用户大量的吐槽、批评甚至谩骂,但是毋庸置疑的是,产品和营销高手们都是“懂人性”的,这是互联网产品要引发大众传播的基础能力。
有人曾对国内外几百个成功的营销案例分析后发现,这些案例成功的原因,无一不是触及了11种人性当中的一种或几种,即好奇、虚荣、嫉妒、傲慢、冲突、罪恶、稀缺、贪婪、唯美、社交等。
而羊了个羊则利用了用户人性中的好奇(莫名其妙火了)、虚荣(省份地域排名)、傲慢(很多人通不过,我的智商肯定能过)、社交(话题讨论与分享)、冲突(游戏本身的机制引发的心理冲突)等,驱动了用户内心的赌徒心理。
因此,也如有人说到,羊了个羊也是一种赌徒黑洞式的逻辑设计:用户投入的越多,用户越不愿接受沉没成本的现实,于是就越痴迷那些不可能实现的期望,于是投入的更多,如此恶性循环无法自拔。
这也是为何被拼多多“砍一刀”调教过的中国互联网用户,如今又陷入羊了个羊类似“砍一刀永远砍不完”的玩法套路中无法自拔。
对于互联网从业者或者互联网创业者而言,羊了个羊其实已经验证,基于人性的洞察+单点的反常规(常识)、反直觉创新,依然可以在卷无可卷的互联网垂直领域获得成功。
当然,我们并不鼓励那种“砍一刀怎么也砍不完”的充满恶意、操控人性的玩法,毕竟,这种玩法是短期主义,产品的逻辑也非常低级,对人性的过度利用,产品口碑与品牌将很难得到提升与尊重。
由于羊了个羊这种反常识的设计过于极端,引发的用户情绪(愤怒、被欺骗)过于激烈,被反噬几乎是逃不过的宿命,这也是为何几乎多数业内人士都认定这款游戏逃不过“爆红后速朽”的命运。
但如果从正向与客观角度来看,羊了个羊也有它的启示意义——即做产品要有反常规或反常识、反第一直觉的创新思维,你是否能充分展开你的创新想象力,做出用户从未见过、但却有尝鲜冲动的单点功能或玩法、模式上的亮点。
高榕资本投资合伙人、前快手首席增长官刘新华曾经谈到一个观点是:一个反常识的规律是有时候获得10倍速增长,比起10%增长更容易。为什么这么说?10%的增长通常只要按照原有逻辑去优化;而要获得10倍速增长会逼迫你去转换逻辑和思路,思考真正重要的驱动引擎。
因此,羊了个羊的启发意义就在于此,如果你拥有反常规、反直觉逻辑的创新思维,并能将人性痛点结合起来,做出互联网爆品的机会可能依然存在。
作者:王新喜 TMT资深评论人 本文未经许可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