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他听完以后,就会说:“那你再斟酌斟酌吧,你有什么好办法,你再跟我讲。”他会非常容易接受你的意见。
所以,你跟领导处不好,那是你的问题;你跟干部处不好,也是你的问题;你跟老百姓处不好,还是你的问题。
这就是儒家为什么要反求诸己,不要怨天尤人,道理就在这里。
2
有分寸
什么叫分寸?做人做事合理的度。分寸就是那个度不会差得太远。
我们只有讲拿捏分寸,从来没有听到说拿捏丈尺,丈尺差得太远了。
大家慢慢去体会,我们所谓的差一点其实都差很小,差很小就已经很厉害了,就是差分寸而已,没有丈尺的。
比如,中国人常说父父、子子,应该各如其分;君君、臣臣,用现代的话说是上司、下属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
彼此之间,必须维持合理不平等的分寸,而不是平起平坐的不合理的平等。
这也是中国人常讲的“看人下菜”。
同样是秤重量,西方人用的是天平。天平从四面八方来看,平衡就是平衡,不平衡就是不平衡。
中国人不用天平,我们用那个秤锤。
这个秤锤厉害了,秤锤高一点儿也行,低一点儿也行,只要秤锤不掉下来就没有任何问题。
一看我不认识你,秤锤就低一点儿。你说你怎么偏心!我怎么偏心?等会儿我的结拜兄弟来了,我秤不高一点儿,他会打我的!如果每个人都同样对待,我不破产才奇怪。所以我秤你这样,秤他那样,但我还是公平得很!
这最厉害的地方,也是中国人拿捏分寸很形象的案例。
分,还有一层意思,叫定位。每个人先把自己的位定好了,就知道自己应该守什么样的分寸。
李鸿章跟外国人讲过一句话,我们要好好去体会。他说:我们中国人比你们西方人更讲究身份地位。
这句话被误解了,以为是说中国人爱摆架子,喜欢给人家难堪。
其实不是,而是说职位越高的人,越要自重,别人可以讲的话,自己不能讲,别人可以做的事情,自己不能做。
这是学谁?学孔老夫子!孔子曾经说:“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同四会网交友样的事情别人做,人家不会骂,但如果是孔子做,就一定会挨骂,但是他认了,他并没有抱怨,反而说“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意思是我孔丘很幸运,只要犯一点点过错,全天下的人都知道,所以我更要自重,更要谨慎自己,更不可以乱来。
所以,这句话合时机,你就讲;不合时机,最好不要讲。
讲这话配合你的身份,你就讲;不配合你的身份,就不要讲。
无论任何场合,做人就是要学会变通,力求在不同的时空,不同的情势下做出合理的判断,找到此时此地恰到好处的应对方案。
当然,凡事如何拿捏分寸是最困难的,但有一条标准是大家都可以参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