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如何,战争的本质都是残酷的。
它以践踏生命、泯灭人性为代价。
乌托邦般的战俘营,固然不乏荒诞色彩。
但它也更反衬出了真正的荒诞根源——人类的自相残杀。
就像《鬼子来了》后半段。
花屋小三郎死里逃生回到日本军营后,却被长官大扇耳光。
所有人都以为他已经光荣牺牲了。
如今他的幸存就是个错误,是帝国的耻辱。
在军统主义的洗脑下,花屋重新被驯化为没有感情的杀人机器。
而马大三对花屋小三郎的「款待」。
最后换来的却是全村被屠。
「好吃好喝待你们,咋那么不懂事呢。」
直到人头落地前,他都无法理解这一切。
影片结尾,花屋那一刀,砍向马大三的脖子。
也砍到了观众的心上。
《卡拉马佐夫兄弟》中伊凡对阿辽沙说过一句话:
「这大地太需要荒诞了。世界就建立在荒诞之上,没有它,这个世界也许一无所有。」
直到马大三的人头在地上滚了两圈。
露出最后一个微笑。
这时,他才终于读懂了这荒诞的世界。
从《鬼子来了》里的解甲村。
到《让子弹飞》里的鹅城。
姜文总是能够用黑色幽默的方式。
把他的讽刺、他的狂想,寓于特定历史背景扭曲后的封闭空间当中。
如今的《战俘营里的奥运会》,无疑又是一次绝佳的机会。
尤其人类社会进入新冠时代之后。
荒诞景象成倍上演。
撕裂与隔阂不亚于战时。
因而《战俘营》应当不会止于批判。
它也足以承载姜文一贯的理想主义情怀。
如今的人们,是否还能建立起一个碧潼战俘营?
这份源于真实故事的国际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想必能打动世界各地的观众。
说了这么多,我不禁想起《邪不压正》当中那句台词:
「就是为了这点醋,我才包的这顿饺子。」
虽说饺子还没擀皮。
鱼叔已经早早开始咂摸这醋意。
网友们也坐不住了。
有人忙着给姜文选角。
有人忙着出分镜。
毕竟,这样的故事可遇而不可求。
拍好了就是《鬼子来了》那样的影史神作。
根据姜文近几部作品的筹备周期来看。
我们可能要等到 2025 年才能看到《战俘营里的奥运会》。
这回,姜文能再次封神吗?
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