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梅妈真的一无所知吗?
似乎不太可能。
一家人同吃同住,梅妈与梅艳芳更是一起工作,每天几乎形影不离。
往深处想,梅妈更可能是装聋作哑。
她把女儿看得那么轻。
怎么可能将女儿的痛苦,放在眼里。
面对梅妈的偏心,梅艳芳没有觉得不妥。
梅妈是她最亲的人。
梅妈的观念,便成了她的世界观。
她是家里最乖的老幺。
也是读书时间最短,最早进入社会的家庭成员。
但梅艳芳从无怨言。
成名早期,她的每个访问里,只要谈到梅妈,就止不住笑意。
她说自己的梦想,是快点长大。
可以保护梅妈。
那时,她还没发现一个真相——
梅妈不爱她。
真相不是被瞬间发现的。
1982 年。
梅艳芳以香港新秀歌唱大赛冠军的名号,正式出道。
她不是传统美人。
声线也并不甜美。
争议如洪水袭来,当年她不过 19 岁,面对舆论,她尝试解释、争执,但屡战屡败。
她意志消沉,终日酗酒。
而最该给她引导的梅妈,只会暴怒。
骂她不争气。
嘲讽她无能。
后来,梅艳芳遇到了一生最大的贵人——著名设计师,刘培基。
刘培基改变了她的定位。
花了一年时间,制作《赤色》这张专辑,让梅艳芳红到一发不可收拾。
功成名就。
梅艳芳账户里的钱却没有多起来。
因为她赚到的钱,几乎都到了梅妈手里。
起初,梅艳芳不在意。
直到一次,梅启明透过梅妈,跟她借了一笔巨款。
据港媒称,足足 200 万。
这是什么概念?
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香港大学生的人均收入在 2000 元左右,不吃不喝要 83 个月,才有可能存到这笔钱。
梅艳芳震惊不已。
又碍于梅妈开口,她还是答应了。
她跟公司预支了一年薪水,并许诺不管公司要她干什么工作,她都接受。
谁知,梅启明没有兑现自己的宏图大业。
他用 20 万开了个狗场。
但压根没花心思经营,只是装个样子。
没有意外,狗场光速倒闭。
梅启明逃到了美国,还偷偷转走了账上剩下的 180 万。
后来债主上门。
梅艳芳才发现,原来梅启明一直以 " 梅艳芳哥哥 ",甚至是 " 梅艳芳 " 的名义到处借钱。
但令她最心寒的,是梅妈的态度。
梅妈从始至终都让梅艳芳息事宁人,不要那么计较—— " 你赚那么多,给哥哥花点又有什么?"
图:羊城晚报
梅艳芳彻底醒悟。
她终于清楚,自己在梅妈心中,只是一棵摇钱树。
有一次。
梅艳芳被记者问到此事。
她毫不避讳说:" 以前遇到朋友骗我,我不会难过,只怪自己不懂带眼识人,但现在连家人也骗我,这令我非常伤心。"
自那以后,梅艳芳便不再主动提及梅妈。
她们的关系日渐疏离。
所有的沟通,都由姐姐作为传声筒进行。
2003 年 9 月。>
梅艳芳召开记者会,正式对外宣布,自己患上了子宫颈癌。
在她身边的,是一众好友。
而梅妈呢?
她出现在另一档节目中,哭诉自己对梅艳芳的心疼。
她哭得很动情。
声音颤抖着说:" 我已经有一个月没见到她(梅艳芳)了。"
但这是真情吗?
如果真重视自己的女儿,为何不陪在她身边,而是跑到公众面前,表演自己的悲伤?
记者会上,梅艳芳的发言也很有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