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解释了不公布病情的原因,是不想朋友、歌迷和爱她的人,为她伤心。
她谢了所有人。
唯独没有梅妈。
2003 年 12 月 30 日凌晨 2 点。
梅艳芳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她带走了所有爱她的朋友、粉丝的心。
她与梅妈之间的恩怨,也似乎该随之烟消云散。
但现实却相反。
在梅艳芳死后至今,梅妈仍旧活在她与梅艳芳的是非中,走不出来。
她一生都在怨。
怨梅艳芳太狠、太无情。
而一切的根源,是梅艳芳生前立下的遗嘱。
2021 年 12 月 4 日。
也就是,梅启明将电影《梅艳芳》制片方告上法庭后。
有港媒把梅艳芳遗产分配,整合了出来。
数据出来后,轰动全网。
由于担心梅妈挥霍无度,梅艳芳生前特意成立了信托基金。
梅妈能拿到 190 万的保险金,以及信托基金每个月会给梅妈 7 万元生活费,直到梅妈终老。
这看似没什么不妥。
但梅妈最介意的,是梅艳芳将自己的两个物业,给了刘培基。
她不理解。
一个外人为何能得到女儿的物业?
与此同时,梅妈身边另一个关键人物,也悄悄从美国归来——大儿子梅启明。
梅启明的到来,使整个事件变得更加复杂。
一直在海外,与梅艳芳几乎断绝关系,他此刻为何回来?
原因是,梅艳芳没给他留一分钱。
实际上,他去了美国这么多年,基本没上过班。
他所有的日常开支,都是从梅妈口袋里拿的钱,而梅妈的钱自然是梅艳芳给的。
这下,梅艳芳走了。
梅妈每个月只能拿到 7 万元,他怎么可能罢休?
于是,这对母子开始了漫长的官司。
梅艳芳刚去世 4 天,他们就一纸诉讼,将梅艳芳告上法庭,以梅艳芳神志不清为由,试图夺得全部遗产。
这样的官司,持续了足足 8 年。
这对母子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期间,他们到处拉横幅,派传单,传单上赫然写着" 世纪大骗案 "的大标题。
那些年里,很多人都曾在街上遇到过这对母子的 " 表演 "。
或是 " 击鼓鸣冤 "。
或是扰乱粉丝纪念梅艳芳。
甚至在输了官司后,当场扔律师鞋子。
而在他们的折腾下,梅艳芳的遗产缩水非常严重。
他们打官司没钱。
钱便要从信托基金支出来。
2013 年起,信托基金被迫拍卖梅艳芳生前的遗物。
奖杯。
表演服。
唱片。
卖到最后,连她的贴身内衣都掏了出来。
那是令人极度悲痛的几年。
梅艳芳的娱乐圈好友纷纷出动,紧急筹资,试图将梅艳芳的遗物都投回来。
但数量太大。
足足有 3000 多件。
他们尽力挽救,仍无法全数救回。
最后一天拍卖会结束后,拍卖行后门出现了惨烈的一幕:
大批粉丝涌了进来,将那些没有被投中,又因不太值钱而被弃置的物件,从垃圾堆里挖了出来。
多数是粉丝写给梅艳芳的信。
这么多年来,梅艳芳几乎每封信都留着。
如今,这成了粉丝跟她最后的连接,他们一边哭着、喊着、翻着,不愿让回忆消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