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梦蝶
而更为可贵的是,电影没有将对女性的怜悯或呼吁单独拎出来,而是揉进了一个更圆融的、立体的人物关系场域里:一众竭力维护火苗的人,誓死传递真相,全员都不完美,但却彰显出了更真实的人性。
包括被保护的死者女孩。电影最后告诉观众:她也有不可说的秘密,她并不是男性视角下绝对单纯无害的 " 傻白甜 "。
▲《扬名立万》剧照
但这已经不重要了。不论男人女人,身为复杂社会系统里较为底层的他们,通过团结,致力于共同的理想,为了保护微弱的火苗,力图构建一个真正没有侵害和压迫的社会。
" 女性主义 " 的初衷也是为了帮助构建更好、更平等的社会,在对女性主义的思考和挖掘中,我们发现没有孤立存在的 " 性别主义 ",女性深受刻板印象的伤害,男性又何尝不困于其中。
" 女性主义 " 已经不仅仅关乎女性,更关乎所有性别。否则便很难解释,为何当创作者放下对刻画某一确切女性身份的执念,集中精力探讨 " 人 " 这个永恒命题时,反而有出彩的女性影片被看见,被记住。
▲《爱情神话》名场面,两位女性和一位男性的对话
正如毛尖教授最后作出的总结:" 回头看国产影视,一些社会主义时期并不特别强调女性主义的电影反而特别了不起,比如《李双双》《女理发师》《万紫千红总是春》,尽管女性问题仍然在家庭和男女关系之间展开,但绝不会在小情小爱上盘旋。每个女性角色都既是自己的主人公,也是别人的弹幕,她们彼此隐喻、彼此加持,所以,每个人都不必特别强调个性,她们有令人愉悦的群体风格和形式。相比之下,我们今天的一些女性影视作品,实在有些美学倒退。"
作者 | 肖瑶
编辑 | 季洁
排版 | 茜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