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事件发生了一例又一例。
让人痛心,也让人胆寒。
真正有效的网络参与应该是怎样的?
我想,应该要给发声者足够的善意,而不是一开始就以最狭隘的恶意揣测。
因为他要把自己的一切摊在阳光下,相比键盘背后的我们,他更为弱势。
应该让讨论先于审判。
而不是一句"博流量"就把人钉上耻辱柱,用"等反转"这样的吃瓜心态,娱乐化、庸俗化公共议题。
即便退一万步,当事人因为流量获取了某些收益,他最开始讨问的不公不义就不存在了吗?
那更为沉痛的真相就不值得关注,不应该为此发声了吗?
网络流量的真正用法,从来不是去围观嘲笑网红,而是为了追求公平正义。
以及,为了日后的公平正义,不必经由网络抵达。
让我们再来看看刘学州最后留下的那封遗书。
这个15岁的孩子,要将自己打工剩下的积蓄,一半留给姥姥姥爷,一半捐给石家庄市孤儿院。
即便遭受了这么多恶意,他依然努力将自己悲伤掩盖,让人看到自己阳光的一面,把自己活成一道光。
"人间疾苦,我受够了。"
虽然他受够了这个世界,但还是愿意给这个世界留下他全部的善良。
刘学州说:"希望这个世界少一些内心黑暗恶毒的人,我很喜欢大海,因为它可以装得下很多声音。"
"阳光照在海面,我也归于大海。"
如果他的死亡能够给世界留下点什么。
那就是,永远永远记得,要给人以更多的善意。
不要让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被恶意淹没,不要让每一个求助的人孤立无援。她刊
监制 - 她姐
作者 - even、粒粒安、黄瓜酸啤
微博 - @她刊iii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