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停电时,一起对着床单扮出的动物手影。
所以家不是死的建筑,甚至,不需要"同一片屋檐"。
有人就有家。
有细节就有家。
家,是母子生活细节的总和。
《母亲大人》足够细,也足够诚实。
这个家,让很多观众回忆起了"相似的母亲"。
这位母亲温柔恬静,很少跟人红脸。
可瘦弱的身影里,又藏着一颗自尊倔强的心。
以及随着生活,日渐增长的小智慧。
买猪肉,被老板嫌少不压秤,她不闹不赖。
让再添上点猪油。
这样的母亲如此平凡。
但她又觉得自己如此不凡。
因为儿子。
丁小军,是丁碧云人生最好的作品。
他从小和父亲接触不多,连称呼都是别扭的"那个人"。
所以他从小想做的,是另一个人。
这个人和母亲一样,善良,有原则,话也少。
他从小懂事,下雨天睡不着,因为担心加班没回家的妈妈。
怕妈妈辛苦,吃苹果要给妈妈留一半。
有肉吃,更要留。
一个不完整的家庭,母子彼此呼应了一份完整的爱。
很多年过去,这份爱没有消磨只有增长。
母亲生病患癌,他带妈妈去化疗。
路不平,丁碧云坐电动车颠得腿疼。
儿子也疼,但一点不想表露出来。
于是他东看看西看看,就是不看母亲的眼睛……
所以你问我什么是"大"。
大,其实就是小。
《母亲大人》一个大字,用了99件小事来拍。
为什么是99?
因为中国人的老话,"九九"缺一,不够圆满。
疫情年,发生过多少不圆满,Sir不想回忆了。
此处,希望看到丁家的观众们,能在不圆满中回忆起属于你的一份圆满。
坚信这份圆满,永不消磨。
陈家
陈家有药香。
进来的人一问,再多的郁结不畅,也能通一把。
陈家,来自去年评分最高的华语剧,《俗女养成记2》。
第一季播出,破了13年收视纪录,第二季继续优秀,豆瓣9.3。
陈家离得有点远,在海峡彼岸的台南乡下。
可观感,却如此熟悉。
豆瓣有这样一条评论:
这剧太神奇了,明明处于不同的文化环境,却能看到成长过程的相似性,并且对当下的焦虑和困境产生共鸣。@一口大井子
陈嘉玲,39岁,辞职分手,回到离开多年的台南老家。
家的前厅是一间中药铺子,后院是一家人吃住的地方。
《俗女》用2个家交替穿插,展现了陈嘉玲的过去和现在。
第一季,重点在陈嘉玲小时候的家。
那是39年前,陈嘉玲之所以成为"陈嘉玲"的线索。
她有足够任性的资本,因为从小家里不缺爱。
爷爷对自己孩子总板着脸,可对嘉玲就哄得不行,每天下午放学后,嘉玲要看电视,他就在门口帮孙女放风;
从小就跟奶奶睡的她,更是不缺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