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一直渴望爱的孩子,却眼睁睁看着爱他的人一个个离开。
但即便如此,他依旧选择倾己所能去爱别人。
马天宇曾说:
" 我和家人的缘分,太浅了。"
这句话放在那个 15 岁寻亲少年刘学州身上也分外贴切。
他们从未被命运善待,却仍然努力将自己活成一团火温暖别人。
马天宇在经历了妈妈离世,爸爸出走,弟弟被卖,奶奶和爷爷相继离开后。
亲人只剩下两个姐姐,他对这份仅存的亲情倍加珍惜。
从出名那天起,马天宇想的一直都是赚钱,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不仅把自己收入的 70% 都交给家里,还给那些曾帮助过自己家的亲戚每户送台电视机过去,自费请他们去泰国旅行。
只要亲戚们有需要,自己在北京的家就能成为他们的中转站。
马天宇是个心里苦过的孩子,别人给的点甜都能让他记一辈子。
自己赚到足够的钱,第一件事就是给姐姐买房子。
姐姐刚生产后,他推掉了自己所有的戏约,陪姐姐坐月子。
又是给姐姐做饭,又是帮忙带孩子。
这样的温暖他也会带给身边的朋友。
刚出道时,马天宇拍戏认识了演员邓莎。
邓莎的境遇也不算好,被渣男欺骗成了单亲妈妈,又因为合约和公司产生经济纠纷。
周围人都远离的时候,马天宇却为她雪中送炭。
不仅倾囊相助,需要的时候还会帮邓莎照看孩子。
提到马天宇,朋友们说的最多的词,就是善良和温暖。
马天宇说:
" 我不求他们帮我做什么,身体健健康康的就好了。"
他从不是为了得到什么回报,只是希望不要再有人离开。
怀着这种心情的马天宇,终于等到父亲回家。
父亲通过姐姐找到了马天宇,想弥补自己对孩子的亏欠。
面对这样的父亲,马天宇没有质问和埋怨。
他只是想着:
" 我,爸爸,姐姐,终于能有一张全家福了。"
可这份来之不易的团圆只维持了短短一年,便戛然而止。
父亲因病去世。
有人问马天宇,恨过父亲吗?
马天宇只是说:
" 没什么恨不恨的。"
我曾经以为,那些经历过沉痛暴击的人,会因此变得面目可憎。
可总有人会告诉我们,那些走出暴击的人身上会有另一种不可多得的温柔。
从没享受过母爱的马天宇,留给妈妈的话也是:
" 别人都说没妈的孩子像根草,但,我是被春风沐浴后的一根草。"
字里行间,没有一个多年失去双亲的孩子该有的痛恨和埋怨。
他说的一切反倒像在安慰那些离开的人:
你们走了,可我从不怪你。
面对波云诡谲的命运,马天宇始终选择用善良和希望回击。
刘学州事件后,博主 @姓氏乔说了一句话:
" 最震动我的,是他身上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都足以让一个普通人选择绝望。
但他一次次在绝望和希望中间选择了保持希望。"
这句话放在马天宇的人生里仍然适用。
普世里,人的愿望中总是写满圆满和热闹。
可现实中,残缺和孤独却常常无法避免。
没有人告诉我们应该如何面对,但却仍然有人在一次次最深的绝望和遗憾中选择重拾希望。
而这些从悲伤中落落大方走出来的人,注定是生活的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