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都很多此一举吗?
实际上,「鲞」和「酿」本身,繁复做法下是对幸福和富足的一种含蓄表达。
而在电影中,还有很多年菜的做法都是平时看不到,或非常少见的。
哪怕普通的年猪,在不同地方,不同人的手里,都能产生别样的风味。
比如在重庆人的年夜饭餐桌上,猪肉化作一道硬菜,腊肉。
瘦肉红润,肥膘通透,脂感丰盈。
而要做好这道菜,秘诀竟然是从杀年猪开始。
老道的杀猪匠,懂得一门「吹猪」的手艺。
即在后腿或猪蹄处喇个口子,鼓足腮帮子,朝里面用力吹气,膨胀后才好烫刮猪毛。
这一步也能用气泵或者打气筒,只是据说机油味会多少影响肉的风味。
宰杀后用花椒,八角,桂皮,香叶,各种香料混合煸炒,碾成粉末,加入细盐。
趁热力未散,均匀涂抹在猪肉上。
这一步,分量,比例,按摩的力道都有讲究
山间的香柏枝和杜仲树,有浓郁绵长的香气,是熏制腊肉的上好原料。
橘皮等果皮壳随手扔进火塘,和树枝一样含有丰富的植物油脂,在无法燃烧的情况下,化成颗粒升腾而上,在鲜肉上附着,缠绕。
日积月累,慢慢渗透,形成独特的风味。
而在广西桂北地区,猪肉又与芋头一起,成为年夜饭里必不可少的一道主菜——
松皮扣。
这道菜的做法莫名感觉还挺解压 ... ...
先对猪肉进行容嬷嬷式疯狂扎针,扎扎扎循环 N 轮。
然后载入铸剑淬火般,将腌制好的猪肉先高温油炸,再迅速过冷水。
这样一来,猪肉表面就会有细密的虎皮纹出现。
至此,才完成了松皮扣的一般工序。
还得将有虎皮纹的肉,用腐乳,葱姜蒜末,辣椒粉,五香粉细密腌制,
再搭配上外表金黄焦脆,内里香甜粉糯的油炸芋头一同端上蒸锅。
让两种食材在蒸笼里相依相偎,渗入彼此的味道。
看上去很像是广西芋头扣肉的升级版。(或许有小伙伴知道这两个菜有什么口味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