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暴言一下,芋头 + 肉炖在一起的菜,就不可能不好吃!!
荔浦芋头扣肉
镜头再转向北京,年夜饭上也有道菜与猪有关——
老北京豆酱。
猪皮熬化后,加入青豆、黄豆、胡萝卜等配料,最后放入冰箱。
低温成冻后切成小块凉拌,爽滑弹牙。
这道菜不止在北京有,印象中北方城市都有过年做肉冻的习惯。
赶早市买回来的猪皮,妈妈坐在灯下,那镊子一根根的拔掉猪毛。
然后用高压锅炖煮,放凉成冻。
吃之前会配上蒜泥醋汁调味,成为除夕餐桌上一道解腻冷盘。
对了,经验之谈是,这道菜往往要一人一筷子,快点下肚。
不然时间久了,皮冻化水,味道就大打折扣。
讲到这,可能很多南方小伙伴有点不服。
南方也有皮冻呀,比如福建的土笋冻,来尝一尝绝对爱上。
其实是因为这部电影,满打满算不到 90 分钟。
所以提到的年菜数量十分有限。
数数就只有重庆腊肉,豆酱、鲶鱼冻,手把肉,布里特包子,松皮扣,糖瓜,发糕,糕角,三色蛋,红鲟米糕,香港盆菜。
从海风肆虐的温岭石塘,到微风娴静的苏州园林
从崇山峻岭中的重庆酉阳,到祭神传统深厚的闽南
从黄土高原上的古老城墙,到香港最后的村庄元朗
但话又说回来,要想真正拍齐各地的年夜饭 ... ...
100 集,都不知道能不能拍完。
毕竟,实在是太丰富了。
就像我原本想找一找有没有齐全点的全国各省年夜饭特色菜。
最终也被庞大的菜品给吓馋走了。
翻来翻去,找到了某网站出品的各地「年夜饭特色菜」盘点。
欢迎评论区的小伙伴晒一晒自己今年年夜饭菜单。
顺便科普科普,这些,是正确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