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长津湖之水门桥》定档春节档后,今年春节档的票房冠军就没了悬念。第二名的争夺最为激烈,韩寒的《四海》、文牧野的《奇迹 · 笨小孩》以及开心麻花的《这个杀手不太冷静》都有机会,关键就看谁的口碑够硬了。
《四海》在大年初一的排片低于《长津湖之水门桥》和《奇迹 · 笨小孩》,但以 2.27 亿元的票房拿到首日票房亚军;大年初二,《四海》的排片基本没有变化,当时票务平台预测其最终票房有望达到 17 亿元。
《四海》剧照 图据片方
然而,《四海》首波口碑不佳,是春节档几部真人电影里豆瓣评分最差的一部(豆瓣评分仅 5.6 分),差评迅速传开。大年初三,其票房被《这个杀手不太冷静》反超,上座率从首日的 41.2% 跌至 20%,目前票务平台预测其最终票房不足 8 亿元。考虑到春节档巨大的宣发成本,如果依照这个走势下去,《四海》能否收回成本都是一个问题。
《四海》剧照 图据片方
此前三部电影《后会无期》《乘风破浪》《飞驰人生》都大获成功的韩寒,这一次失手了。问题出在哪?
首先,韩寒的电影曾被专业人士批评叙事性不足,更多依托段子堆砌而成。纵然如此,此前三部电影叙事虽有缺陷,好歹有一个核心事件,有最基本的起承转合,普通观众至少能够看懂电影讲了怎样一个故事。可这一回《四海》,无论是官方给出的故事梗概还是预告片的信息,观众都很难判断它到底是讲什么;果不其然,不少人看完电影依然一脸懵——因为《四海》的叙事过于孱弱,情节相当细碎。
《四海》片场照 图据片方
一开始海岛小镇部分,沈腾、尹正的戏份主要集中这里,韩式幽默发挥得淋漓尽致,影院里出现了一些笑声,观众以为这会是一部《飞驰人生》或《乘风破浪》式的喜剧。很突然的转折,沈腾的角色走了、尹正的角色死了。刘昊然饰演的男主角吴仁耀、刘浩存饰演的女主角周欢颂,背了一身的债务,他们离开小镇到广州讨生活,剧情开始进入不好笑、也有些 " 莫名其妙 " 的阶段,情节衔接就像是 PPT,缺乏基于生活常识的逻辑。反复出现意外的死亡,暴露了导演的 " 没辙 " ——只能依靠 " 狗血 " 来推动叙事和彰显悲剧感。
《四海》前半程的 " 小镇 " 和后半程 " 城市 ",几乎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故事。它们叙事不统一、风格不统一,更像是拼凑起来的。观众就会觉得看了个寂寞,不知道韩寒在讲什么。
《四海》片场照 图据片方
其二,《四海》是一部严重偏离观众观影预期的电影。
主演里有沈腾,电影宣发时主打的也是各种喜剧片段,这就让观众以为《四海》是一部喜剧,适合春节期间 " 合家欢 " 的氛围。可《四海》全程反鸡汤、反高潮,前半程小镇的戏份结束后,电影有的就只是游离的人生、意外的死亡、无法融入大城市的孤独、无法送达的 " 麦琪的礼物 "…… 电影传递出的情绪,是失落、忧伤、绝望。
韩寒是想借此表达小镇青年四海飘零的状态,这并无不可。只不过这种悲伤基调的电影在春节档上映实在过于冒险,对于冲着沈腾来看喜剧的观众来说也像是一种宣发上的 " 欺骗 ",口碑上遭遇的反噬就会更严重。
《四海》片场照 图据片方
其三,目标观众的评价撕裂,构成了《四海》票房流失的一大症结。
" 小镇青年 " 一直是韩寒电影中的重要标签,韩寒镜头下的小镇青年与真实的小镇青年,有相似的地方,又有着本质的不同。相似点是,他们生活在三四线城市下的小镇,有容易满足的欢喜也有找不到未来方向的哀愁;不同的是,韩寒镜头下的小镇青年,深深沾染了文艺气质,他们不会是工厂里流水线上的员工,只会是爱老歌、爱摩托、爱兄弟的忧郁青年。
在前三部电影中,韩寒电影中的小镇青年既能打动真实的小镇青年,也颇受大城市里小资文艺观众的喜欢,这二者都是韩寒电影的目标受众。韩寒多少还是把小镇青年的角色立住了,也能拿捏好 " 实 " 与 " 虚 " 的边界,不至于让小镇青年觉得 " 假 ",也能够让大城市的文艺青年沉浸在那种忧伤的调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