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档还能被赋予那么高的期待吗?
文 | 张颖
刚过去的春节档交出了 7 天 60 亿(含服务费)的答卷,票房表现仅次于去年、位居历年档期第二,基本回到了疫情前 2019 年(59 亿)、2018 年(57.7 亿)的水平。
但与 2018 年 1.45 亿、2019 年 1.32 亿的观影人次相比,今年的 1.14 亿已经是明显的下滑,如果对比去年的 1.6 亿,观影人次的缩水近百分之三十,这也是即使票房成绩还不错、但行业无法为此庆祝的原因:观众在春节走进影院观影的意愿正在持续下滑。
不止于此,灯塔专业版显示,今年春节档的上座率只有 29.7%,为有统计以来的历史最低点(2020 年春节期间影院关门,不计入统计),更为直观的感受是,以往过年期间影院爆满、买不到票、甚至要搬着小板凳坐在过道上看电影的盛况,在今年变成了,大年初一还有很多影厅只有零零星星个位数的观众。
图源:灯塔专业版
变化并不是突然发生的。
2013 年大年初一《西游 · 降魔篇》上映,陆续刷新二十多项华语电影的票房纪录,成为电影行业正式确立春节档诞生的标志性事件。从此之后,春节档的产能从不足 10 亿一路上涨至 2021 年 71 亿多(不含服务费)的高点,行业也一度对这个档期信心满满:
宣发玩法了然于心了,过年看电影也成了新年俗、是刚需了,所以哪怕片子潦草,哪怕付诸不菲的入场费,也要挤进春节档蹭个红利分一杯羹。
过去几年的春节档,观影人次和上座率也一直在下滑,影片供给和观众观影需求的矛盾始终存在,档期乱象、骚操作也时有发生,只不过因为还不错的票房成绩,危险因子都得到了掩盖。
而到了今年,恰好正式经历了十个春节档的电影市场,各项指标下滑,推翻着行业原本对这个档期傲慢的理解与认知;每一年春节档毒眸(ID:DomoreDumou)都在强调,重新审视这个看起来火热的大档期,如今,站在那些危险的信号面前,我们看待春节档的方式,又到了必须、不得不发生变化的时刻。
所有期待基本都落空
先看数据,去年在档期内,《唐人街探案 3》以 35.6 亿的票房排名第一,第二名《你好,李焕英》档期票房 27.3 亿,两部影片总票房占比超过 80%;今年春节档冠军影片是《长津湖之水门桥》,档期内票房 25.3 亿,亚军《这个杀手不太冷静》,拿到了 13.9 亿,两者加起来票房占比 65% ——也就是说,今年的冠军影片的票房表现,不及去年的亚军。
强者《水门桥》没有把档期冠军影片拉入 30 亿俱乐部,表现不如映前行业预期得那般生猛,《这个杀手不太冷》作为小幅度逆袭的黑马登场,也没有呈现出去年《李焕英》票房一往无前的姿态——强者并没有多强,逆袭得也不够彻底,这算得上是行业期待的第一层落空。
图源:灯塔专业版
其次,虽然 2018、2019 年春节档票房在 10 亿以上的片子都有 3 部,今年和去年都只有 2 部,但因为去年的头部过于强势,排名第三的《刺杀小说家》只有 5 亿多的档期票房,《熊出没》《新神榜 · 哪吒重生》和《侍神令》票房则在 2-3 亿左右,而今年的第三名《奇迹 · 笨小孩》和《熊出没》《四海》档期票房分别为 6.68 亿、5.62 亿和 4.74 亿,中腰部影片整体表现比去年要好。
但由于《奇迹》和《四海》在映前背负的期望要比现在的结果高出太多,加上影片的投资成本和为春节档付出的高昂宣发费用,不足十亿的档期内票房,实在难以令人满意,这是行业期待落空的第二层。
如果回到观影人次这一维度上,恐怕更难说今年的春节档有真正的赢家了。不止是 1.14 亿的总观影人次较往年相比有大幅缩水,今年春节档人均观影数量也下降了:
猫眼研究院发布的《2022 年春节档数据洞察报告》显示,2022 春节档人均观影 1.16 部,为 2018 年以来的最低值," 只看 1 部 " 的观众占比提升至 86.3%,观看两部及以上的用户占比加起来只有 13.7%。是历年的最低点。所以今年是只愿意为一部影片买单的观众多了,而选择看多部影片的观众少了,春节档影片对观众的吸引力减弱。
图源:猫眼研究院春节档数据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