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春节档观影唯一的决定因素是影片内容、质量本身,营销玩法可以发挥的空间、起到的作用都会持续下降,不止于此,发行上,今年依然有影片大手笔地砸钱买排片,换在以往,还可以收割一波票房、拉高一点热度,但在如今观众因价格而对影片质量愈发敏感的春节档,这种行为的投入产出比实在太低,除了自欺欺人,也将再无他用。
春节档不是一锥子买卖
节日过去,冷静思考春节档,之所以被赋予那么高的期待,除了过去几年它在全年票房大盘里所占的比重太高、赚钱机会诱人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如果一年里,大小档期都能打,工作日的票房也能维持在一个不错的水平线上,大家也不至于把 7 天的春节档当成一个定生死的东西。
过去一年,像暑期档等传统意义上的大档期,都出现了观影人次的下滑,但个工作日大盘产出千万的惨淡局面时常出现,非节日的观影消费行为并没有被完全重视起来,大家对冷档期、非节假日的电影市场没有太高的信心,就只能押宝春节档了。
而春节档其实不该被赋予那么重的期待。
毒眸曾写过,在一个 7 天及以下的短档期内,无论是春节档期还是圣诞、五一档期,影片票房分布都难以平均,尤其现在观众对口碑异常敏感,两天甚至一天之后就会迅速分化定格,大部分观众只会选择一两部电影观看,档期内的票房前三名,基本都在 60% 甚至 70% 以上的占比,以为挤进去春节档就能捞一笔再走,只存在于想象之中。
反而是春节档之后,很多故事才刚刚开始。去年春节档期内《李焕英》的票房是 27.3 亿,而影片的总票房是 54 亿多,在春节之后的很多个工作日,依然能拿到 2、3 亿左右的票房,并长尾地收获着观众;当时在档期内排名第七的《人潮汹涌》春节期间票房只有 1 亿多,而影片的总票房有近 8 亿,也就是说,春节档之外,才是它真正的战场。
图源:灯塔专业版
昨天是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单日票房 5.1 亿,表现虽然不及去年和 2019 年同期,但相比那些普通的工作日,依然是很好的成绩。几部新片,《四海》在今天,单日票房跌到《喜羊羊》的后面,而像口碑不错的《狙击手》和《奇迹》离开了春节档,也是有机会发挥长尾效应,去触碰它们原本的票房目标、继续属于自己真正的票房故事。
春节档不是一锤子买卖,我们当然不能失去它,但过分依赖某一样东西的后果,就是被它束缚住。今年的电影市场想要一个漂亮的成绩,重场戏,还在后头。
春节档不是菜市场 |猛侃专栏
一年涨十块,初一票价疯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