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种不计得失,我想起谷爱凌在决赛最后一跳前,给妈妈打的电话。
妈妈劝她保守起见,跳一个安全动作,按照现在的分数,不做1620也能拿到奖牌。
但谷爱凌还是想尝试她从未做过的1620。
"如果不尝试一下,就不是一个完整的我了,我想挑战这个动作,因为我想超越自己。"
我想起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徒手攀岩》里,一步一步挑战"玻璃峭壁""怪兽大裂缝""耐力角"的孤胆狂人艾利克斯。
他的人生意义就是攀上更高、更险、更濒临死亡的山顶,而且不带任何防护器具。
每一个徒手攀岩者最后都会死在悬崖峭壁上,但"延续生命的长度"并不在艾利克斯的价值考量体系里,他注定接受群山的召唤,去赴死神之约。
像不像羽生结弦抱着死在花滑场上的决心起跳的模样。
我想起网络上关于"人类100米能跑进9秒吗"的讨论。
1991年到2007年,8名运动员把记录往前推了0.16秒,牙买加博尔特打破纪录到9.69秒,后来又把记录刷新到9.58秒……
各种数学家、物理学家们翻来覆去地计算,推演出9.44秒的极限。
《黑客帝国动画版》还给出一种突破想象的、血色浪漫的表达:一个已经是世界第一的运动员,还在与跑道死磕,一次又一次刷新自己的纪录。
最终他肌肉撕裂,突破极限,靠凡人之躯跑进了9秒,也冲破了母体,达到黑客帝国的觉醒状态。
他形容那种感觉"从世界中解放出来,感受完全的自由,这会上瘾,让我不断想要回到那个状态"。
造物主问:"人类到底还想要什么?"
"自由。"
这句话掷地有声,仿佛是对愚蠢的造物主发起的嘲笑。
有记者问羽生结弦,4A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感觉很不错的,在空中我体会到‘这就是4A的速度,这样落冰可能确实有些危险,也许真的不是人类能完成的’。"
"不过我也算能做到四周半,大概这种感觉只有我拥有过。"
如果有什么能突破国界、民族、政治的限制,那一定是人类向不可能发起挑战的精神。
奥林匹斯山上的神火为何燃烧?
史铁生说:"不是为了一个人把另一个人战败,而是为了有机会向诸神炫耀人类的不屈,命定的局限尽可永在,不屈的挑战却不可须臾或缺!"
也许,我们确实生活在一个实用主义统治着的世界。
谁不知道明哲保身,谁不懂得功成身退,谁又不享受在鲜花和掌声里谢幕的传奇故事。
但总有几个"不理智的人",他们飞蛾扑火只为绚烂,他们站在山巅还想要碰天。
你看,他们身上闪动着理想主义的光芒,这才是人之为人的终极意义。
羽生结弦没能完成奥运会三连冠,有人用"拉下神坛"来形容。
搞清楚,羽生结弦从来就不是神。
他是挑战神的伊卡洛斯。
逐日者绝不因靠近太阳会失去羽毛而选择低到尘埃。
他要更加强大的翅膀,他要挑战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