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连金石滩这个地方,有中国首家仿生人形机器人场馆,也是全球唯一一家能看到人形机器人是如何生产制造的一个研发中心。120位科研人员,通过采集人的数据,可以制作出1:1同比例的机器人设备。
从2007年开始研发,至今已有15年。95后工程师杨建国说,最初没有人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直到一位20岁的女性(匿名)自告奋勇,来基地测量了数据并提供大量的个人视频、音频资料,工作室这才研发出了第一位仿真女机器人。
▲工程师杨建国和她调试的机器人
2018年,杨建国带着女机器人来到了上海的科技展会。在他们展台驻足的人,大多数是20出头的科技迷。唯一出乎意料的是一位奶奶。
她静静地走到机器人面前,皱着眉头仔细地看机器人的五官,然后捏了捏旁边杨建国的手说,"小姑娘,这个机器人是按照你的模样设计的吗?"杨建国说并不是,但奶奶似乎并不在意,她接着问,"那我能找你们定制吗?"
杨建国描述,她突然觉得心里有一些异样,曾经只是对科技痴迷的她,仿佛找到了某个出口。她拉着奶奶到相对安静的位子,聊了半个小时。
▲3D打印
奶奶年纪已经很大了,老伴久病缠身,她照顾了许久,人还是去了。
子女也不在身边,他们都在一线城市工作,不常回家,她也不想让他们总是回来操心她。
她说如果可以定制的话,她想要定制一个老伴或者孩子,不需要太多功能,它只是坐在家里陪着聊聊天就好了,"偶尔能传来那一两句熟悉的话,就够了。"
"至此以后,在研发的过程里,我会想到一些人性的温柔,它不是流水线上的工具,是一个让大家能感受到温暖的机器人。"
VR技术:不仅仅是一道影子
—
▲通过VR技术,妈妈拥有了一次再见女儿的机会
韩国的VR科技公司,曾为张智成进行了一次特殊的设计,用VR技术"复活"去世的女儿,让她们再见一面。
家人说,7岁的女孩妍儿从喉咙肿痛送到医院至去世,仅1个月。女儿去世后的三年,张智成一直活在自责中,她觉得是自己关注得太少,才让孩子治疗得太晚,这让她一度崩溃到近乎要抑郁。
而这一切在张智成戴上VR眼镜后发生了改变。女儿从远方跑来,说"妈妈我好想你",那一刻张智成泪流满面。
在VR技术的作用下,妍儿带着妈妈慢慢升上了天空,仿佛就像是去了天堂一样,她一边拉着妈妈的手,一边问"你害怕吗?"张智成摇了摇头,努力地吸着自己的鼻子。
在"天堂",张智成看到了陪伴女儿的飞马,还有一份生日蛋糕放在旁边,妍儿说"妈妈,跟我一起唱生日歌吧?"在这个生日聚会的最后,妍儿仿佛是困了,一如那个曾经爱撒娇的孩子,她说"妈妈,你看着我睡着,好不好?"
▲一片绿幕中,妈妈沉浸在VR中,抚摸着女儿
▲妍儿的家人,看到这一幕后眼眶含泪
"其实她长得不是那么像妍儿。"在结束了这次见面后,张智成曾回忆。
VR技术利用计算机生成模拟环境,再由体型相似的人戴上传感器,模拟虚拟人物的运动轨迹。在目前的技术基础上,三维模型只有60%-80%的还原程度。
即使如此,坐在场景旁的爸爸和大女儿,也能感受到妈妈与自己的和解,她终于看到了梦中期盼的场景——女儿快乐地升入天堂,继续幸福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