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放在今天的都市剧里,这种 " 恋爱脑 " 大概率被骂得不轻。
但那个年代的 " 浪漫主义 ",尤其是刚从压抑许久的社会里挣脱出来、从工人阶级的土壤里长出来的浪漫主义,就是这么无知无畏,有着破釜沉舟之心。
实际上,周蓉的爱情观通过她早早留在家中的书就已看得出来了——她喜欢读诗,恰好冯化成是诗人,她喜欢看《安娜 · 卡列尼娜》,恰恰暗示了自己的命运,年轻貌美,婚姻不幸。
▲少年周蓉
可 " 悬崖 " 本身就暗喻着危险,要么是对周围环境的危险一无所知,要么,带着某种自私的冒险性,不顾一切奔赴,最后伤人伤己。
周蓉身上这股 " 自私 ",随着剧情发展与时代推进,愈加显山露水,甚至 " 穷山恶水 " 起来。
不过,离婚后的周蓉,变得越来越刻薄、冷漠,令人费解。
她把自己的女儿放在弟弟家,对其没有任何陪伴与照顾,女儿冯玥也成长得尖酸刻薄,令观众讨厌;
▲周蓉将女儿冯玥留在弟弟周秉昆家里
她一有事就去找暗恋自己多年的蔡晓光,北大毕业、上班多年、支教数载的人生经历,似乎并没有帮周蓉建立更多人脉,更未能帮助她从精神上脱离故土。
总之,这号人物的开头是凛冽的,有锐角的,到最后却被自私、虚荣和冷漠这些逐渐浮现出来的品性,扭曲得面目全非。
对于父母,她也保持着青年时的不甚关心,直到周父周母去世那一天,她才会焦急地责怪小弟没有把爸妈照顾好。
▲周父周母去世
同样做 " 甩手儿女 " 的,还有大哥周秉义。
考上北大后,周秉义一路升到副市长,住在岳母家的小洋楼里,过着越来越好的生活。
▲周秉义和冬梅
但他的父母和弟弟还挤在光子片的老屋里,日子越过越差。
因为要做 " 清官 ",得避嫌,周秉义不能为家人伸出援手,还失手酿成了肖国庆父亲的惨剧,看得观众又恨又丧。
几乎可以说,作者与编剧都在有意设置这样一种形象:在周家,越有出息的,越叛逆、越 " 白眼 "。
▲周秉义
一心扎进爱情里的周蓉,一心扎进仕途里的周秉义,都被视为是自私、冷漠的。他们的世界,一个在自由,一个在国家,却没有一个着眼关心真正的 " 家 "。
而默默埋头苦干的小弟周秉昆,和他执意要娶过门的媳妇郑娟,才是周家背后真正的顶梁柱,是默默为父母、为这个家付出的受苦受难者。
然而,老好人周秉昆几乎没有主角光环,甚至成了年代剧里少见的 " 冤种 " 主角。
钢铁如何变得明亮
改编严肃文学,始终是一块难啃的骨头。严肃文学重在写 " 人 ",但影视极大依赖情节的扎实和完整。因此,在小说基础上,剧集的确有意增加了 " 意外性 " 与 " 戏剧性 "。
终于与郑娟的儿子周楠培养起感情后,周秉昆决定一心一意照顾母子俩。此时,周楠生父骆士宾却忽然横刀夺子,将考上清华的周楠从周秉昆夫妇身边带走。
▲周楠得知自己的生父是骆士宾
一面是周秉昆与骆士宾矛盾重燃,一面是周楠在美国留学期间却惨遭枪击死亡,震怒之下,周秉昆失手打死了骆士宾,锒铛入狱 ……
▲周秉昆因失手打死骆士宾,被判入狱
好几次,读者和观众都要怀疑周秉昆这个角色撑不下去了,要 " 黑化 " 了。
但他没有,因为在他所构建的世界维度里,道义、情义,做一个好人,就像哥哥的仕途和姐姐的爱情一样,是需要终生去履践的任务。
忍耐背后,是周秉昆毕生坚守的根本信念:善。
▲《人世间》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