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种情况,是双方签订经纪约。" 就像艺人公司签艺人,会说给配团队,打造他,给他资源,同等公司要稳定保障,艺人就要和经纪公司签全约。这种情况解约后,账号归属权也是在公司手里。"
不过,上述情况都是主流做法,行业内合同的签法五花八门,具体还是看 MCN 与达人之间的谈判成果,但整体来看,如今上当受骗的情况还是越来越少了。
小火所在的公司与行业内多数 MCN 一样有许多经纪人,每天都在找寻合适的签约对象。而达人也在这个过程中,有了对比多家公司,摸清行业利益分配概况的机会。" 这个行业不像娱乐圈,小艺人没有讨价还价的资本,只能按公司的走。网红本身有一定粉丝量之后就会很精明。"
账号归属权之外,此次游絮和 " 浪胃仙 " 的另一个争议,是出走团队的竞业限制问题。在游絮看来,她已经支付了 "n+1" 的赔偿,且对员工的解约条款中明确做了竞业限制,尔后却在 " 浪胃仙 " 的视频里看到了他们的身影。而 " 浪胃仙 " 则认为她无权对开除的员工做竞业限制。
毒眸(ID:DomoreDumou)咨询的从业者对此表示,竞业限制是合同里常见的款项,但与该限制相匹配的是赔偿制度。" 比如你让我半年内不从事相关行业,那这半年内每个月你都要给我相应的补偿。"
竞业条款并非不可解,支付一定金额的违约金即可。由文娱法律专家成立的 " 周公观娱 ",曾在其公众号对竞业协议相关纠纷做过判决书梳理,相关案例判决书表示," 竞业限制条款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合法有效 "," 但竞业限制违约金系对经纪公司可得利益损失的一次性赔偿,主播支付违约金后即不再受该竞业限制条款约束 "。
考虑到以上因素,或许 " 浪胃仙 "3500 万粉丝的账号最终归属权在游絮还是 " 前公司 " 手中仍然存疑,但 " 浪胃仙 " 本人并不拥有账号已成确定事实。尽管 " 浪胃仙出走 " 事件仍存在道德争议,但从法律上讲," 浪胃仙 " 有权做出自己的选择。
" 黑白 "MCN
从林晨同学到李子柒,李子柒又到浪胃仙,MCN 和网红的纠纷从未停止。这也让许多人有了疑问:当下的达人经济,真的需要 MCN 吗?
事实上,在网红经济的早期发展阶段,MCN 给粗糙的行业生态提供了相对专业和精细化的运作方式,给网红们提供了长期运营的价值。
2018 初,抖音三大网红给抖音的出圈带来了巨大流量,其中 " 温婉 " 和 " 莉哥 ",因为缺少专业团队的运营,先后因舆论风险和不当言论在爆火后被封杀。而在更为商业化的团队和更为丰富的运营经验下," 代古拉 k" 账号一直运营至今,并在最大程度上发挥了其商业价值。
但随着抖音等平台逐渐崛起,入行者增多,良莠不齐的从业者逐渐加入,MCN 生意也变得 " 真假难辨 "。各大平台有不少围绕 MCN" 忽悠 " 的吐槽,比如 B 站 up 主 @胡基森就发布过视频《MCN 公司是如何忽悠 UP 主的》,刻画了 MCN 机构的普遍话术:给流量扶持,让公司其他 Up 主帮忙转发,把粉丝数做上来等等。
" 确实有很多拿流量扶持来忽悠人的 MCN。" 小火表示,但从业者们心里也都清楚,流量扶持仅对粉丝数量小、刚启动的新号有用,对稍微有粉丝和流量的号就是杯水车薪。" 我们公司在各大平台都能拿到流量扶持,但平台终究还是看你的内容。给流量扶持,是希望有良性循环,能从你这拿回更多流量。"
因此,真正有实力的 MCN 就两种,一种是内容能力强,有较全面的内容团队," 如毛毛姐所在的无忧传媒,和梅尼耶所在的游良 ";另一种是商务资源广,能为达人提供更多资源," 比如天下秀。"
据 36 氪消息,在 2020 年初,无忧的签约艺人已经超 3 万人,其中全约艺人超 1000 人。在无忧传媒的运营体系里,拆分了人设定位、剧本策划、拍摄、剪辑、宣传等多个环节,甚至设有心理咨询师。
专业且精细化的团队运营下,MCN 对网红的支持相对更多。MCN 自身的内容创作能力也更强,不会轻易被单个达人所束缚,反而拥有批量制造网红的能力。同时,专业团队加持下,MCN 和达人的经纪合约往往也有较为明确的权利和责任归属划分,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网红形成了个人影响力,想要脱离原有的 MCN,也会忌惮经纪合约的相关条款带来的赔偿损失等等,因此表面上网红仍然和 MCN 关系比较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