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野原广志就是那个 " 虚伪的成人世界 " 之代表。
等到上了大学,观感终于不一样。我那时才明白,就像相声里需要一个捧哏,小品里需要一个丑角,喜剧的效果都是刻意设计的。
也因此,我接受了野原广志的一切滑稽。
在那之后,广志的角色反而颇可同情。因为他总是出事故,上班没带包、开会打瞌睡,周末在休息时不得安宁。为了保住顶上头顶,买了念念不忘的护发水,却被小新一下子用光。就连于小新玩竹马,也被狠狠的胯下两连击 ……
秃顶的野原广志。
受伤的总是他。
广志的遭遇,原因全在他的平凡。在野原一家,小新是欧皇,抽奖总能中。小葵是葵深,心想总能成。连带美伢也是好运连连,猜拳没输过。
广志呢?猜拳没赢过。
对了,野原一家还有只狗,人称 " 白神 "。剧场版的故事中,逆境看小新,绝境看小白,广志是挨打那个。
用观众总结的话说," 三神一人带一非 " ——三个神角色和美伢一个正常人,带着广志这个倒霉蛋。
了不起的爸爸
出入社会以后,离开了童年小镇,在大城市独居的我,仍然钟情《蜡笔小新》。
并不久以前的一两年时间里,在每一个深夜凌晨,我都必须在野原一家的故事中才能睡着。因为它能让我安定下来。
有过朋友说起,说我是 " 童心未泯 ",又或者幼稚云云,我争辩不了。
直到某一天,又是一个夜里,我猛地想到,或许我只是喜欢野原一家人,还有他们充满了烟火气息的生活。
他们的生活乱中有序。每一个清晨,野原一家 " 作战式 " 地上班上学,广志一定会抱怨晚起,美伢在匆忙中准备早餐,小新一定会错过娃娃车。
在这一切结束后,美伢一定会痛定思痛,等到了第二天,却又是同样的状况百出。
早上赖床的小新
但在野原家 " 兵荒马乱 " 的生活中,大家哭笑一处。美伢在外出购物后,天降暴雨,5 岁的小新会带上雨伞去车站,对她说:" 妈妈,我来接你回去 "。
忍受不了小新的顽劣,美伢甩下狠话,独自出门,小新也气鼓鼓地离家出走。但是黄昏时分,众人回家,美伢会记得小新的愿望,带一块蛋糕回去。
广志在内心一片花花世界,对着异性兴致难耐,但在收到了年轻女性的告白后,他不假思索地拒绝,说:" 这样不行。我有老婆有小孩,还有一条狗耶 "。
父亲节时,广志暗中雀跃,想着妻小会送上怎样的祝福,于是有求必应。事实却是,美伢和小新完全忘了父亲节。虽然苦闷无言,但在晚上,家人补上了节日的祝福,他立马转身,流泪拥抱了妻小。
日子就在这悲欢交集中度过。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蜡笔小新》的故事对我来说,不再是一部儿童喜剧,它成为了以喜剧为佐料的一部生活剧。
同一个野原广志,他当然不再是负面形象的代表,也不是一个喜剧的丑角,他就是一个普通的野原家的爸爸。
这才发现,他是一个好爸爸。
爸爸总之拙于言语,只愿意用行动表达。小新幼稚园的跳蚤市场上,美伢准备了很久很久,只打出一条残破的围巾。为了妻子不丢脸,他悄悄买走了围巾。
爸爸总是很累。每一次下班回家,广志都试图独处安静,但当小新和小葵过来时,他又忍不住起身来玩,倒是越玩越投入。
爸爸也有脆弱的时候,但不会让小孩发现。被上司责骂回家,广志心里想着,辞职不伺候了,然而第二天一早,看到小新在胡闹,他又一次打起了精神,燃起了 " 打工人钢铁般的意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