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年后,对于这家人来说,地价翻了100000倍(你没数错,十万倍)。
什么概念呢。
此时一罐泡菜价值300日元,在买地那会儿,能买一车泡菜。
这是时代的变。
但历史车轮无论如何滚滚向前,有些事情,从没变过。
比如民族仇恨,比如异族偏见。
所罗门,从名字就知道他是基督徒。
国籍上他是日本人,血统上他是韩国人。
他在日本出生长大,在美国接受教育,却从未踏足过韩国的土地,韩语也说得生涩。
小时候被朋友嘲笑:
你们韩国人都是狗养大的吗?不然为何你们不拿起碗吃饭,而要把脸埋进碗里?
长大后和生意伙伴初次见面。
别人看到他的脸后问起血型。
这是什么习惯?
——比起所罗门的韩裔出身,他的血型(代表的性格)更值得信任。
对日本人来说,他不是自己人。
对美国人来说更不是。
即使共事多年,美国同事依然以为他是日本人,因其外族身份,晋升亦迟迟得不到兑现。
剧中插入了一个巧妙的真实历史事件。
1989年,裕仁天皇(日本侵略战争发动者)去世,日本举国哀悼。
这家公司里也一样。
只有两个人无动于衷,站在默哀的人群外谈笑自若。
一个美国人(所罗门上司),一个韩裔日本人。
显然,天皇逝世的伤痛与他们无关。
一如,天皇生前给这个国家带来的"荣耀",也与他们无关。
更直接地说,正是这种"荣耀",带来了无尽的伤痛。
02
Sir不知道荣耀能穿越多少时间。
但这部剧里,伤痛,至少能穿越四代人。
所罗门是家族第四代。
他的奶奶善慈(尹汝贞 饰老年善慈),是第二代。
1915年,善慈出生于一个朝鲜小渔村。
那时朝鲜还是日本殖民地。
父母在当地经营一家简陋的民宿,供渔民居住。
善慈是父母的第四个孩子,前三个全都不到一岁就夭折了。
那时每个人都使用日本货币,为侵略者劳作。
学校说的是日语,用的是日本教材。
就连穿朝鲜传统的白衣,也会被日本小孩扔泥和粪,街上每天都有被日本警察逮捕的朝鲜人……
一天晚上,寄宿所难得开次荤,渔夫们还喝了点酒,谈起了国族命运,和沦为亡国奴的屈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