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夫起了酒兴,吐出几句"真言"。
感慨:唉,我们变得越来越像日本人。
只是一句饭桌上的吐槽?
平时可能是。
殖民给民众带来恐惧。
而长期的恐惧,人性早已集体扭曲至变形。
渔夫被饭桌上的人"举报"了。
日本警察很快找上门来,可闯祸的渔夫已经神秘消失,警察便质问民宿老板,善慈的父亲。
善慈父亲没有撒谎,他的确不知道渔夫的下落。
他是一个苦命的人,天生残疾,兔唇、跛脚,但他勤劳、本分、善良。
尽管没上过学,但他能意识到:
这是个黑白不分的时代。
父亲的保护是让小善慈有吃有穿、无病无灾,更重要的是,呵护她对于人世间的信心。
小心翼翼地用手围着善慈心里那朵名为"希望"的小小火苗,不令其被时代的劲风吹灭。
善慈帮渔夫抬价卖鱼,为表谢意,渔夫给了她一枚铜板买糖吃,父亲在一旁默许了。
母亲首先顾及的是对方,说渔夫自己都不够生活的,接着嗔怪父亲这样会把女儿惯坏,她必须从小学会自力更生。
不怪母亲严苛,正如她所言:任何时代对女人来说都差不多。
女人们能做的全部,不过都是活下去,想尽办法活下去。
父亲认为:她需要知道世上存在善意,这会让她变得更强大。
善慈没有辜负他们的期许。
她一边健康成长着,一边学会坚强、正直、勇敢……
只看一个动作:
走路。
面对路过的行人,不管是谁,她都会习惯性鞠躬。
面对日本警察,旁人都低头致意。
只有她,抬着头,挺着胸。
她不怕吗?
当然怕。
正如当初提前对那个说错话的渔夫预警,让他赶紧逃。
她这么做不全是出于正义感,也出于她的恐惧。
渔夫当晚义愤填膺地说想砸死日本人,但善慈不想这么做,她甚至都不确定该对日本侵略者持有什么样的情感、立场。
善慈只是想跟爸爸妈妈一起,在这个乱世的夹缝中,活下来、活下去。
小善慈终归是善良、仁慈的。
之所以选择了悄悄告知,而不是告发,是因为她不希望任何人受到伤害,即使她还处于最懵懂的年纪。
这是她开动小脑瓜,能找到的最好的办法。
然而事实证明,每个个体,在时代的巨轮面前,都太渺小、太无能。
不管渔夫怎么逃,他都不可能逃过军国主义的铁蹄,或者说——历史的碾压。
很快他就被日本警察抓住。
渔夫看到善慈,最后一次哼起那一晚唱过的歌。
警察开始殴打渔夫,让他停下来。
人群中,善慈紧紧抱着父亲的腰,忍住不哭。
父亲的腰,是她在这片"无垠海洋"中唯一的依靠。
表面上,渔夫被抓,是因为他的藏匿技巧不够高明。
本质上,是因为在一个被殖民的国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