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把每一部都单拎出来观看,即使是‘大杂烩’也能让观众看下去,可一旦想把这三部电影串联起来,就会发现内容与角色极其混乱,会引起不适的。" 晓晴无奈笑道。
《神奇动物:邓布利多之谜》囊括了过多的人物,叙事视角的频繁变换,让电影承受着观众难以专注、" 共情力 " 减弱的风险,同时也极大压缩了像纽特、蒂娜、雅各布等老角色的展现空间。
纽特作为电影中的主角,到《神奇动物:邓布利多之谜》为止,成长得依然非常缓慢。
在影片逐渐偏离 " 神奇动物 " 这一主题的基础上,主人公纽特仍然停留在憨憨的 " 神奇动物学家 " 上。
纽特去德国魔法监狱救哥哥忒修斯的戏份,贡献了作为动物学家的精彩表演,除此之外,他的箱子被邦尼拿走,而后又在邓布利多的指挥下开始在不丹的街头巷尾进行追逐战。
纽特作为邓布利多与格林德沃之间斗争的工具,电影全程跑腿,被邓布利多 " 推着走 ",人物弧光一再被挤压。相较于邓布利多,纽特更像是这部影片的路人甲。
又如在《神奇动物在哪里》中,蒂娜的出现让纽特从一个别扭、腼腆,甚至是有些孤独的人,逐渐打开心扉变得主动,她也承担着挖掘纽特更深层人物特征的作用。
但是从《神奇动物:格林德沃之罪》开始,蒂娜的戏份猛然减少,这一角色在电影中段才开始出现,与纽特的感情线进展缓慢;而在《神奇动物:邓布利多之谜》中,蒂娜仅在雅各布与奎妮结婚时拥有一个镜头。
@徐若风觉得,神奇动物系列电影在口碑上之所以无法企及 " 哈利 · 波特 " 系列,重要原因之一就是 " 哈利 · 波特 " 系列电影的叙事视角跟主体非常明确。
" 哈利、罗恩和赫敏组成铁三角,电影叙事也更聚焦于这三个主要人物的一个成长线,大家看的时候也会比较聚焦,代入感比较强。但是神奇动物系列电影,主角团的人太多了,它的视角是分散的,最终也导致没有一个人物是真正能够深入人心的。"@徐若风分析说。
《神奇动物:邓布利多之谜》口碑失利在意料之中,也在情理之外。《神奇动物:格林德沃之罪》便呈现出偏离主题、剧情混乱等问题,但主创团队仍没有吸取经验,继续用不知所云的剧情敲打着影迷的热情,最终只能让影迷又一次失望而归。
在《神奇动物:邓布利多之谜》中,观众想看的不止是邓布利多与格林德沃的感情线,还有作为主角的纽特与神奇动物们。但他们,都在邓布利多的光环下,失去了色彩。
而令人期待的 CP 糖点,终究没能撑起《神奇动物:邓布利多之谜》。
(文中晓晴为化名,@徐若风为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