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新婚之夜,张恨水掀开新娘的红色盖头后吃了一惊。坐在她面前的女人不是她第一眼看到的那个女人,而是一个小脚的“丑女人”。
张恨水立刻从屋里跑出来,喊道:“娘,娘,不是那丫头。这是怎么回事?”
问了媒人才知道,当时张恨水和她母亲认识的女子是许的堂妹,目的是要嫁给许家的大姐。得知妻子的包被媒人弄丢了,张恨水立刻跑出家门,躲进了田明。
第二天,大家找到张恨水的时候,她妈哭着说:“就这样接受吧,以后有了爱人就可以另娶一房了。给她生个儿子,让她老有所养,把可怜她当成一件好事。”
来源:网络
张恨水没有办法,只能接受。婚后,许很孝顺,在家伺候婆婆。张恨水总是无动于衷,躲在房间里写书。婚后没多久,张恨水离开家乡,独自去外地流浪。那些年,张恨水先后写出了《蓝衫泪》《未婚妻》等小说。他内心孤独,居无定所。
有一天,张恨水的一个朋友告诉他,《未婚妻》这篇文章被无锡报的编辑拿走了,想让他帮忙。同时芜湖皖江报请他做总编辑,张恨水很高兴。上任后写了一部小说《南国相思谱》,讲的是男女之间的爱情。
四年来,张恨水每个月都往家里寄钱,只在春节回家。许怀孕两次,她的孩子不幸夭折。后来许说:“不怪谁,都是命。”
1919年秋,张恨水在得知几个熟人加入北京大学当旁听后,想去北京。典当完所有的行李,找亲戚朋友借了十块钱,张恨水就出发了。
多年后,张恨水仍能回忆起第一次来北京的情景:“民国八年(1919年)秋天到达北平时,天已经黑了。前门楼的大建筑,巷子里的矮房子,还有挂着白纸灯笼的骡车,都给我这种来自江南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刚开始,张恨水在一个好朋友的推荐下,在驻京办工作,一个月十块钱,没事就写点文字。有一天,张恨水的诗《念奴娇》:“十年湖海,只为风流韵事……”程社窝看到了,程社窝很欣赏张恨水的文笔,两人成了好朋友。
得知张恨水需要一份工作,成舍沃介绍他到报当助理编辑,月薪30元。这让张恨水没有时间学习。又过了三年,他不得不彻底放弃。
我的密友劝张恨水:“该去接我的妻子了。我需要一个女人来照顾我。”张恨水苦笑,他觉得许上不了台面。
有一天,张恨水接到一个采访穷艺校的任务。艺校的女生都很聪明,院长想帮她们找个好婆家,就给张恨水看照片。突然,张恨水停在一个女孩面前,目瞪口呆,自以为五官清秀,楚楚可怜。
张恨水得知女孩名叫胡,小时候被人贩子拐卖。有一次她被打了,逃了出来,就来艺术学院学做手工艺品,给人糊纸箱。
从艺术学院回家后,张恨水还在想着胡。第二天,张恨水又来到艺术学院,和胡结了婚。新婚之夜,她改名为“夏秋”,并把嵌有夫妻名字的现成对联挂在新房里:夕阳与孤儿齐飞,秋水共长天。
来源:网络
与张恨水的前妻相比,胡年轻时会照顾人,生活井井有条。张恨水觉得很满意,除了不识字的夏秋。张恨水想把夏秋变成一个懂事的女人,就教她读书认字,还把王维的《做最好的东西》讲给她听。夏秋听后睡着了,醒来后问张恨水:“你说完了吗?我给你做你最喜欢的食物。”
1924年的一天,成舍沃到张恨水家里说:“我要办一份报纸。我已经决定报名了,它叫世界晚报。如果我们一起办一份报纸,肯定会受欢迎的。”张恨水一激动,马上答应了。
程蛇窝转向张恨水,笑道:“张贤弟,你是个才子。你必须努力工作。除了写新闻,还要给你分配任务。你的小说写得很好。我觉得你应该为我们新报的副刊《夜灯》写一个小说系列。”
张恨水觉得程蛇窝以前对自己不错,就说:“你放心,程大哥,我会尽全力把小说写得很精彩的。”经过几天的考虑,张恨水决定写一部反映现实生活的小说,并把它命名为《春明外史》。
没想到,小说第一章刚出版,就引起了全民轰动。第二天,读者跑到报社门口,问下一章什么时候写完。
张恨水的朋友看了也很激动,说:“我的天,你到外面去看看。好像你要疯了。大家都在流传你的《春明外史》。张贤弟,你肯定会很受欢迎的。”
《春秋明史》连载的时候,张恨水特意在报纸上辟了一个小版面,写道:“讲这个故事,就是把它当作《红楼梦》的方式来使士子,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