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徐达与太子朱标
剧中通过几场对话、论证和家事闲谈,从对弈时想出 " 锦衣卫 " 之称的商榷,到谈起四子时的恨铁不成钢,四两拨千斤地勾勒出了这对父子情的淳厚与坚固。
还有,朱元璋与患难结发妻马皇后之间的深厚感情。听闻地方封王剥削子民,腐败盛行,怒不可遏的朱元璋对朱标扬言要严惩,一旁的马皇后也不顾父子俩正交谈着,一碗热汤就递到了朱元璋嘴巴旁边,把他烫得一个激灵。
马皇后这才心平气和地喊了句 " 重八,心急喝不了热汤。" 机敏、稳重而朴实,俨然一个平民家庭的 " 父母爱情 "。
▲马皇后与朱元璋的 " 父母爱情 "
农民皇帝朱元璋是史上有名的 " 贴地气 " 皇帝,关起宫门来,必然有着普通农家的粗犷、朴实一面。那一碗汤、一段对话,都不在史书上,却将人物形象塑造得更鲜活生动。
▲《山河月明》剧照
虽然该剧以成祖朱棣的人生为核心脉络,但在选角、演技、剪辑等因素下,令观众印象最深刻的,反而是中途去世的太祖朱元璋,和原储君懿文太子朱标。
朱元璋身上最鲜明的历史标签,或许要数滥杀和暴戾,设立酷刑,废除千年宰相制,诛杀众多开国功臣,残暴程度与秦始皇或不相上下。
▲《山河月明》中的朱元璋
《山河月明》里,陈宝国饰演的朱元璋,却竟丝毫叫人厌恶不起来。这样的 " 翻案 " 属实一言难尽。
朱元璋也杀人,也为妻亡而恸哭,但更多了一份治世之君的持重和冷静。《山河月明》花大量笔墨刻画父子关系,着重呈现了其温和、慈祥一面,即便于真实历史的确存在,但也一定不会是帝王朱元璋的主要底色。
▲《山河月明》中着重刻画了朱元璋与儿子的父子关系
作为君王的残暴和作为父亲的慈爱,并不冲突。但需要警惕的,不是那些明目张胆篡改的历史情节,而是通过选择性的呈现与想象,对历史人物和历史观进行某种伪饰。
有话道是," 所有历史都是当代史 ",对于模糊的历史细部,历史学家有他们的推测,创作者也有重新阐述的权利。
叙事艺术向来狡黠,看得见的是剧情、人物、对白,背后藏匿着的,是模糊的叙事声音,可能是艺术的审视,也可能是某种夹带私货。
直面历史的勇气
在封建社会,帝王家事,的确也关涉了天下事。
国产历史剧千篇一律描绘帝王家事,要么致力于塑造明君、慈父,要么窥视君王情爱秘辛、后宫争宠。
所以,历史正剧的消失,首先是 " 历史感 " 消失了。
它们根本不关心历史的样貌,不关心历史的真实性与宽广度,更缺乏历史的审视和反思。
翻开以往那些神剧一般的历史正剧,不难发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直面历史的勇气。
《走向共和》讲述的是清末那风起云涌的二十年,它不是某一个帝王与将相的历史,而是一幅中国近代史的史诗画卷。
▲《走进共和》描绘了一幅中国近代史的史诗画卷
《康熙王朝》是君王的成长史。但剧中康熙的所作所为,是面向历史的。情与爱、家庭,不是叙事重点,而是帝王生涯的垫脚石。
该剧有一个贯穿始终的聚焦点:为了成就伟业,一代君王如何丧失了自我,如何走向专横多疑、精于权术。
他成了一个典型的君王,却不再是他自己。
▲《康熙王朝》是君王的成长史
权力面前沉沦,这是一个永恒的戏剧主题。
相较《走向共和》,《康熙王朝》没有那么宽广的历史面向,但凭着扎实的人物塑造,《康熙王朝》从另一层面挖掘了历史正剧该有的深度。
《大明王朝 1566》,更像一把尖锐的手术刀,把一个积重难返的王朝细细剖开,全面呈现了朝廷、各级官府、商场和社会百姓间的政治矛盾。该剧大多数角色,不能界定为好与坏。对皇帝的刻画,也不是圣主或者昏君的二元对立,有的只是基于各自利益,参与了一场空前绝后的权力搏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