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从结果来看,《清平乐》远没有历史正剧的宽广度和深度。以宋仁宗一生为主线,看似恢弘庞大,其实也不过帝王家事的爱恨纠葛,沦陷于古偶剧与历史正剧两不像的尴尬境地。
都 21 世纪了,《清平乐》依然在歌颂明君圣主、君臣之道,与历史正剧该有的反思性也相去甚远。
▲《清平乐》剧照
历史之于 " 正剧 ",同样就像文学原著之于改编剧,编剧对历史的理解、解构与尊重程度,直接决定了一部戏剧内在的纹理,即便对某些历史细节作出改动或详略处理,创作者想要达到的目的,是凭空扭曲一个历史人物的性情形象,还是像《1566》那样更深更透彻地解剖逝去时代的真相,观众是看得出来的。
不过,《1566》那样剖开历史血肉抽起筋骨的王者段位,在影视生产周期被大大压缩、市场话语权过量倾向流量的当下,恐怕再也无可复制。
▲《大明王朝 1566》剧照
今天的古装剧,其实拥有更好的技术、资源,可以在服化道上多作考究,也可以请来更有观众号召力的新老演员。如果因一些细枝末节但态度狂妄的历史扭曲,浪费了好资源、好阵容,或是好的初衷,未免太可惜。
希望创作者们,对国产古装剧观众的审美阈值,想象力更宽广一些,对历史的严肃性,尊重更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