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野千鹤子。
日本著名女性主义研究学者。
她有很多出圈的演讲,也有很多著作。
《厌女》《父权制与资本主义》《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启发了一代人。
她看似温柔,但永远坚定且犀利。
即便直指社会上各类问题的根源,引来不少批评和谴责,但她从不回避。
她说," 我就是‘臭名昭著’的女权主义者 "。
上野千鹤子,是这个时代真正的女性主义先驱。
为何成为女权主义者?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上野成为女权主义者,跟任何高尚的理由无关。
她在著作和演讲中提到," 之所以成为女权主义者,是出于私愤 "。
此言不虚。
尽管上野成长在一个还算富裕的医生家庭中。
但她这一路,都笼罩在有形的、无形的性别压迫之下。
上野出生在 1948 年,那是日本的婴儿潮世代。
那是一个 " 女人工作丢人 " 的时代。
对于女性来说,成为家庭主妇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上野的妈妈就是一名家庭主妇,她对上野的要求也自然如此。
女孩不必有学历,学一门手艺或者技术就可以。
想进好公司的话,就要有高中文凭或者短大文凭(短大只有两年),但不能是四年制大学。
选择了四年制大学,在某种程度上就意味着失业。
如果是有结婚意愿的女性,甚至会因为高学历结不成婚。
但上野没有听母亲的劝告,她走上了一条 " 非主流 " 的女性道路。
1967 年,上野违背了父母希望她上神户女子学院(一所带女子宿舍的短期大学)的心愿,进入京都大学修读 " 看上去没什么用处 " 的社会学。
这是一所四年制大学。
父亲的让步,也并非是因为对上野足够宠爱。
恰恰相反,是因为不抱期待,所以才不加干涉。
结果不出所料——
大学毕业后,上野有相当长一段时间都找不到工作,甚至无法养活自己。1979 年上野成为大学老师时,她已经到了 30 岁。
当然,也有少数找到工作的女大学生。
上野找到她们询问缘由,得到的答案是:
她们都是派遣或者是临时工,而且得靠关系入职,还要被默认为 " 干到结婚就走 "。
而那时女性进入婚姻很早,所以工作的时间一般也就两三年。
可以说,在上野的那个时代,走上非主流道路的女性,是要受到大量的 " 社会惩罚 " 的。
当然,这一切都是上野毕业之后的后话了。
在大学期间,上野更真切地看到了、感受到了那些有形的、无形的性别压迫和剥削。
上野刚入学的秋天,就赶上了京大全共斗(全学共斗会议)。
这是 1968-1969 年,日本各大学学生运动中的一环。
运动的目的始于解决各大学个别问题(如学费问题)。
后逐步扩大化,出现 " 大学解体 "" 消灭阶级 " 等更为激进的口号。
上野和意气风发的同学们,在罢课和封锁道路的 " 街垒战争 " 中,度过了 20 岁成人礼。
但也是这场运动,让上野感受到了女性在日本社会到底有多吃亏。
学生运动照理说是不分男女,大家本应都是志同道合的战友。
但现实并非如此。
男性并没有视女性为平等的战友,而是从性资源的角度将女性分门别类。
女性活动家米津知子曾在纪录片《无所畏惧》中说过一段话:
"(大学斗争中)我身在街垒之中,从不化妆打扮,跟男人混在一起战斗。
但是那些会化妆、打扮的女生却成了那些男人的女朋友。这就是我参加女性解放运动的契机。"
上野在运动中有一致的感受:对待女性," 男性都有双重标准 "。
在男生被捕时,送吃送喝、默默等待的女性是 " 救援天使 ",是潜在恋人;
拿着武斗棒和男人一起游行的女人,是 " 武斗罗莎 "(女性革命家罗莎 · 卢森堡),绝对不会成为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