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如果有人告诉你,你的妻子是假的,你的邻人是假的,整个世界都合谋相欺的——
你会相信吗?
Sir 想到柏拉图的《理想国》,2400 年前的巨著,也是《楚门的世界》灵感来源。
柏拉图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洞穴寓言。
他说有一个洞穴,关满了囚犯,但囚犯们一直是绑着身子,面朝墙壁,一生所能接触的只有墙上的影子。
这时,苏格拉底问葛劳康,如果给一名囚犯松绑,让他站起来,转身向出口望去,能否想象这时会发生什么?
这个人可能会在强光刺激下痛苦不堪。
这个人可能希望重新返回自己习惯的位置。
这个人不会去相信一个善意解救者的说教。
他会相信,自己这一生看到的影子,才是真相。
洞穴寓言的成立,前提是——
你知道自己在洞穴中。
因为你能看到影子的破绽,也能隐隐约约感受到洞口有光。
于楚门。
他能发现破绽,并且追问破绽。
他的光是初恋,是引导他走向真实的动力。
24 年后呢?
那个鼓舞过我们的楚门,或许正在变成当下的异类。
那个泡泡好像不仅越吹越大,越吹反而还越厚了。
它不再是由电视节目造就。
而是每一个人自己,用更开放、更快捷的网络,为自己织成的信息茧房。
认知出现了破绽怎么办?
那就用阴谋论、用非黑即白的站队来自圆其说。
洞口外传来另一束光怎么办?
那就无视、遮挡和诋毁——外面的光都是死光,只要洞里才最亮堂。
追求真实或许太遥远了。
毕竟,就连眼前的安逸,那个作为幸福模板的桃源镇,都那么令人垂涎 ……
真实与谎言,里面与外面,好像也没那么界限分明。
甚至,还有精心维护这份易碎的假象。
万一有天,连戏都没得演了呢?
于是安于现状的人们,便也只有满足于自己所得到的一切,哪怕其中充满了伪装、演戏与作秀。
《楚门的世界》也并不只是一则 1998 年的成人童话。
镜头拉出桃源镇。
进入宇宙,遥望地球。
那是另一个桃源镇。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穿 Prada 的南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