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不容忽视的是,综艺内容本就面临严峻挑战,对外,还面临着短视频的巨大冲击。
不再看综艺的可可就对深燃表示,现在她每天刷短视频一两个小时,看做菜、看同龄人的模仿秀,在她看来,这都比现在的综艺更吸引人。
根据中国广视索福瑞媒介研究(CSM)发布的《2021年短视频用户价值研究报告》,短视频在媒介生态中的地位持续攀升,日均观看短视频超过60分钟的用户占比达56.5%,人均每天使用时长升至87分钟,预期观看短视频时长增加的用户占比升至57.9%。
一位前视频平台的人士对深燃透露,综艺的流量仅占视频平台整体的十分之一。“综艺是所有娱乐内容里门槛最低的,受众盘子也是最小的,现在连电影、电视剧都很难吸引普通观众了,更何况是综艺”,一位影视行业从业者告诉深燃。
广告商也在抛弃综艺
抛开消费习惯变化不谈,要留下观众,还是需要拿出更优质的内容。当下的综艺,已经陷入恶性循环,平台没钱投,广告商也在抛弃综艺,要想吸引观众,变得更难。
平台在大幅缩减综艺的开支,并寄希望于招商。
“不像以前,认为题材不错,‘裸奔’也愿意干,现在绝无这种可能”,张柯表示。根据他的了解,一个综艺项目,有的成本降了50%,有的降了30%,“没有不降的,有一些节目,势必需要S级上亿的投入,那就先不做了。恋综现在为什么越来越多,因为便宜,就三四千万”。
没有钱,首先砸不来明星,这带来的影响巨大。
“综艺非常吃明星”,张柯告诉深燃,综艺不可能以小博大,投入少了,撬动的明星没有国民度,那也就是说,“漏斗的上口就很窄,引流来的人变小”。这在平台内部,项目级别就上不去,品牌也不会愿意投钱。
并且,现在明星也不好“砸”来了。在行业里,接综艺对头部明星来说,是一种形象的消耗,所以在费用上,要价比剧集还高。在限薪令下,明星的综艺片酬与剧集一个标准,“就意味着,艺人综艺单集报酬几乎是以前的零头,早些年顶流艺人,一个人就能要1个亿。现在这种情况下,顶流为什么要来录综艺?”
他们已经因为片酬,与艺人博弈了大半年,情况不乐观,“只能看谁先更着急”。
这其中,平台和片方位置更被动。“特别是综N代,招商就有几个亿这么多,主要的艺人嘉宾如果不来,这档综艺可能就没了,几个亿就跑了。这种情况下,平台要想尽一切办法”,赵林林表示。
现在,广告商也变得谨慎。他们也不愿意出钱了。
某营销公司相关负责人张玉书表示,能投得起综艺的品牌,都是一些资金充裕的头部品牌。现在他们预算“至少得下降了20%-50%,跟客户聊,很多费用都在砍,综艺跟GMV不是很相关,就砍掉了很多”。他们今年一个大综艺项目都还没有做过。
整合营销专家、时趣互动高级副总裁赵赫也对深燃表示,投放综艺与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有关,“前几年,很多创业公司刚拿到融资,有很大部分费用,用在品牌曝光上。现在的环境下,创业品牌发展面临很大困难,也没有充足的资金投入,这是连锁反应。”
同时,他还提到,互联网平台的播放量相对有一定水分,也曾经伤害了一些品牌客户,“现在这种情况下,信心比什么都宝贵。品牌也在用脚投票。”
小林所在公司,专为优爱腾芒长视频平台做综艺招商,他告诉深燃,今年合作的项目,体量明显变小,“以前客户预算是千万级别,今年500万级别的多”。
客户谨慎到什么程度?从一季一季的合作,变为按一期一期的谈,“单期合作,差不多两三百万就能做”,他举例,李雪琴、毛不易挑大梁的《毛雪汪》里,就进行了宜家单期探店的合作,“就拍嘉宾去店里买了产品回来装”。
来源:《毛雪汪》剧照
除此之外,还有诸多更轻的合作方式被发明了出来,“在节目里拍一两个品牌的镜头,给他们露出,把综艺名字授权给他们,拿去做社交媒体的传播,费用能在200万以下”,小林表示。
品牌变得更实际,要投入的钱真金白银有转化。有业内人士提到,比如品牌就在和他们讨论,怎么将综艺和直播带货结合。
即便有品牌还愿意投综艺,为了求稳,也会选择有过往成绩背书的综N代。“不选新项目,即使新项目价格低很多,还是会选择综N代”,小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