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刷到一条热搜,心中颇有感慨——
# 中戏 2018 级表演系今日毕业答辩 #
感慨的,一是这些新人们居然已经到了出师的时候。
但另一方面,我不免也略显刻薄地想,他们,真的到出师的时候了吗?
说实话,除了易烊千玺有几部拿得出手的作品,其他几位戏龄不短的同学,多少还是有些尴尬。
这倒让我想起再前一阵热搜上的热饽饽:中戏 96 班。
这个班的学生,如今看来就是个大型神仙打架现场:章子怡、秦海璐、刘烨、秦昊、梅婷、胡静、曾黎、袁泉 ……
每一个拉出来,都是值得专门写文介绍的人物。
然而比起粉丝欢天喜地发大字报的后生,星光熠熠的他们却因为 " 厌学 " 翻红了。
由此,也引发了网友对他们的一轮考古热。
连学都上不下去的他们,是如何变成传奇的 96 班的呢?
他们的星光,当然有时代的垂青,个人的努力。
但若翻开这星光的背面,却发现造就这辉煌星光的,没有什么高不可攀的技巧,也没有如今流量时代的走红套路。
能在演艺圈闯出一片星路的他们,靠的不过是一种再简单不过的信念。
一种对成为一名 " 好 " 演员的追求。
这个答案听起来一点也不新鲜,甚至略显俗套。
但,细看下来你会发现, 昨日时代的俗套,早已变成今天的奢侈。
96 班的 " 退学门 " 在如今看来完全是笑谈,但如果时间往前倒几十年,你会发现,他们的焦虑都是真的。
焦虑啥?
当年中戏的严苛程度真不是闹着玩的。
都不说别的,先谈怎么考进来。
96 级中戏表演系学生,是常莉老师在全国近万名考生里千挑万选,通过三试才筛出来的。
留下区区 20 人。
但这段大浪淘沙时的初选也才只是开始。
这帮幸运儿们不会想到的是,读中戏的压力能有多恐怖。
第一关,大一的所谓 " 甄别 " ——
20 名考生再度回炉,再淘汰一波不适应、不适合学表演的学生,交不上来作业,或者作业不合格的,直接就是开除。
但一群刚入学的雏儿哪来的本事排作品啊?
年少的章娘娘一度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做梦上。
在这种高压下,96 班除了玩命也没别的法子了。
排练场得起大早来抢,为了占位连饭都得当场解决。
因为排练场不允许过夜,还得和值班室工作人员斗智斗勇,半夜趁没人点着蜡烛继续排。
但辛苦还是其次。
对于这群生瓜蛋子来说,无法在这种毫无目的机械重复中摸到表演的门道,找不到 " 开窍 " 的法门,其实才是最磨人的。
当年的他们,有一个算一个,通通被这种愁烦和痛苦笼罩。
被公认专业最好的袁泉当时压力大到,经常要跑到安定桥上大喊来发泄。
优等生尚且如此,当年在 96 班吊车尾的刘烨和章子怡就更惨了。
学舞蹈出身的章子怡,一开始对表演毫无概念。
按常莉话说:原先跳舞时什么都不用想,用肢体表达情感,现在得说话了。
换句话说,她曾经习惯的表达方式现在全不好使了,都得重新学。
而成绩不好还社恐的刘烨就更难受了。
因为性子闷,班里没人愿意跟他一块搭戏,他更不愿意找人搭戏。
压力大时,只能半夜下着大雪一个人跑什刹海去哭。
好在,这两个困难户还能彼此照应。
虽然也只是换一种方式没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