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时任大地唱片公司总经理的刘卓辉给出了另一个解释。"《校园民谣 1》出版发行的时候,沈庆已经跟着我和黄小茂到了字母唱片公司,大地怎么可能用一个已经离开了的歌手的歌作为主打歌呢?"
不管当时情形如何,现在回头问沈庆后不后悔的问题,他很坦然:" 现在或许会多考虑一下,当年比较贪玩。但是从想红的角度去考虑这事就太狭隘了。90 年代前后,整个社会的价值观是多元的,那个时候,人们会更多遵从内心的愿望,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而不像现在,名利是衡量一个人成功特别单一的标准。" 沈庆特别强调了一下标准前面的那个定语," 单一 "。" 那个时代,物质差,人们的内在能挖掘出满满的满足感,现在物质好了,内在却变得简单了。"不过,沈庆也承认,老狼能 " 火 " 有其必然性," 在当时,他就是我们那拨人里唱得最好的 "。
与当艺人出名相比,能够促成《校园民谣 1》的出版发行,显然更让沈庆有成就感。" 我喜欢挑战,能把一个各方面还不太成型的东西捏合在一起,最后做得还很成功,我觉得自己特别了不起。"就像逯学军说的,沈庆更喜欢成事,喜欢成功之后的感觉。
岁月
作为好朋友,逯学军说,其实沈庆一直没想过做歌手,哪怕他出了专辑。他更适合做一个生意人,一个儒商那样的生意人。杨丹涛说:"1992 年离开北京前夕,沈庆把我叫到他们学校,用电饭煲炖了一锅红烧排骨为我送行。我挺感动的,觉得这人挺细心,挺仗义。
1994 年 3 月,刘卓辉和黄晓茂另组字母唱片公司,沈庆继续跟随。
沈庆在字母唱片的时候把依旧是自由身的当年的哥们儿都拉了进来。当时有人要做《没有围墙的校园》那盘专辑,因为那里边收的都是北大的作品,他们就找杨丹涛。沈庆正准备在字母唱片大张旗鼓地干,他凭借和朋友的友情,打电话给杨丹涛,威逼利诱:" 哥们儿,你到底是卖给我还是卖给他们?" 杨丹涛说:" 卖给你,当然卖给你。" 为此,沈庆专门跑到成都去给杨丹涛送钱。那会儿正是杨在成都郁郁不得志的时候,2000 块的版税无异于雪中送炭。
在字母唱片,沈庆接触、实践唱片业内的各种工作,并于 1994 年底正式担任了制作人,录制逯学军、徐绍斌等的单曲。1995 年 6 月,沈庆与字母唱片签订歌手合约,录制推出单曲唱片《岁月》。7 月,为字母唱片首张合辑《一切会好》制作包括同名主题曲在内的六首歌曲。9 月,与北京京文音像公司签下三张唱片约,并与字母唱片保留其艺人经理合约。1996 年 10 月 18 日至次年的 1 月 21 日,沈庆在北京音研所及国际台录音室录制了首张个人专辑《这么多年以来》。1996 年,他以制作人身份录制了李煜首张个人专辑《全心全意》。
1994 到 1996 年两年间是沈庆音乐工作的黄金时间。此后他便逐步偏重于自己在大学的本专业,成为一个专业的经理人。沈庆最后与音乐有关的工作是在 1999 年。那年他监制了台湾喜马拉雅 " 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系列 " 中国大陆部分的制作,同年还为 BMG 歌手纪如璟的唱片创作歌词《你累了吗》《追随》等。之后在公众的眼中,他就再也没有作品问世。
1996 年,26 岁的沈庆录制个人首张专辑《这么多年以来》。图为沈庆与同事小迟
1997 年,沈庆 27 岁,发行完《这么多年以来》的唱片以后,刚松了一口气的沈庆发觉年底要交第二张唱片的母带,而他还一首新歌没写。" 写《青春》《岁月》那会,确实就是有话要说,可是现在,突然就进入了一个创作的瓶颈,没话说了,没有写歌的冲动了。"
" 这个时候我突然在想,不大对,就是我 19 岁开始到 27 岁,8 年的时间,实际上就是我的青春期,因为喜欢音乐,我特别全心全意不管不顾地去做了一件事情,付出了自己的所有,然后我突然觉得说,这个事情好像就是青春期里头干的事情,顾头不顾尾,特别盲目,不管多少困难,像当年拿着磁带去送,多少人拒绝,你也不会管他们,你还是坚信你会唱。可是到 27 岁的时候就在想说,可能一辈子不能这么过下去,让自己来看一下音乐以外的世界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