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个月,可以被称作" 甄嬛月 "了。
先是《甄嬛传》的制片方表示,开播 11 年,《甄嬛传》每年带来的收益还有上千万。
堪称养老保险。
接着,被一部剧保了一生富贵的乐视连夜出来谢谢甄嬛,并表示自己还没倒闭。
还有各种甄学家密集整活,玩梗考古,二创出圈。
前几天的农历四月十七,全网还一起庆祝了甄嬛的 316 岁生日。
热搜霸屏,全民复古。
巧的是,最近另一部宫斗神剧《金枝欲孽》也有水花。
作为初代后宫狠人代表,邓萃雯在接受采访时却说自己不喜欢宫斗剧:
" 宫廷是没有爱的,所以才要斗要攀比。"
一句话揭开了后宫女性华服珠翠下的贫乏和身不由己。
这其实说的也是《甄嬛传》。
这十多年来,只要说到《甄嬛传》,必有人提《金枝欲孽》。
一个被奉作精致华丽又环环相扣的宫斗巅峰,另一个也被尊为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的宫斗鼻祖。
它们的不同之处也很明显——
《甄嬛传》说一个女性踏着一众女性的枯骨,可以站上权力之巅。
《金枝欲孽》则讲一众蔑视皇权的女性,为自由勇敢叛逃。
在她姐心里,二者没有绝对的高下,反而认为这看似迥异的两部剧,本质上都讲了同一个核心:
在吃人的后宫之中,一个个鲜活而有情有义的女性,被当作工具和牺牲品。
受制于人,求爱不得,走向虚无。
它们都讲人性的泯灭与持守、蜕变与觉醒,以及那些至今仍有回响的女性宿命。
而这也是这两部神剧历经一二十年,依然长盛不衰的活力所在。
女性的同一种命运
《金枝欲孽》的戏台由四个女人搭起,《甄嬛传》更是一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大群像戏。
但这一群出身、性格各不相同的女性,却在宫廷之中,经历着同一种命运——
走向幻灭和衰败。
她们带着情爱的憧憬而来,最后也都在帝王家直面情爱的破碎。
《甄嬛传》的片头唱情关难过:
天机算不尽 交织悲与欢
古今痴男女 谁能过情关
《金枝》的主题曲讲爱的凄苦:
梦半醒 我方知这样寒冷
何谓爱 无非凄风苦雨间
紫禁城里付出的真心,从来没有好下场,每个女人求爱都求来一场空。
后宫一枝独秀的甄嬛,敌不过 " 莞莞类卿 ",她从未真正拥有过皇帝的爱,只是白月光的一个替身。
一次次的失宠、复宠,博弈、猜疑,打碎了倚梅园雪夜里的祈愿,白首不相离不过是一番痴心,所谓的爱,并不专属于任何人。
宜修和华妃也都对皇帝一片痴情。
最后,一个得来厌烦至极的 " 死生不复相见 ",一个直到欢宜香的秘密被揭破之前,还相信皇帝对她同样真心。
深宫葬送女性的情爱,甚至葬送她们对情爱的期待。
《金枝欲孽》亦是如此。
唯一爱着皇帝的皇后,被嫌弃,被无视。
如玥和尔淳,都是三角恋里的第三人,爱而不得。
和孔武两情相悦的安茜,死在了出宫的路上;玉莹和孙白飏一起葬身火海。
有情人生离死别,痴女求来一场虚妄,才是后宫女人争宠的残酷真相。
邓萃雯说 " 宫廷没有爱,才要斗,才要攀比 ",没有爱,一切就可以拿来算计、图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