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薄荷糖》留下了薛景求太多的泪。
时至今日,他重看《薄荷糖》,还是会哭。
《绿洲》也是,不过,这次流下的是观众的眼泪。
两个边缘人努力在绿洲中搭建一段美好的爱情。
可俗世的定义还是不留情面地将他们拆散,锯断。
薛景求的哭戏,总是如此。
不用声嘶力竭,不用肝肠寸断,纵然带着笑流下,足以道尽世间一切辛酸。
《不可饶恕》
看薛景求的苦情戏,从未感受到一点滥情。
那些泪淌下的,只是最本真的怨、怒……
就像《那家伙的声音》里,被凶犯耍得团团转的父亲。
《素媛》里扮成香肠玩偶亲近女儿的父亲。
苦情之外,薛景求可以立马换上另一副面孔。
"韩国贝尔",不是浪得虚名。
《杀人者的记忆法》中,饰演阿尔兹海默症杀人犯,半脸抖动,既有患病状态的茫然,也有骨子里杀手的警惕冷漠。
《不汗党》中,饰演黑帮大佬,嬉笑怒骂,疯癫毒辣。
当所有人以为薛景求要在杀手路上走远时。
时隔28年,他再次投身历史题材,一出《兹山鱼谱》踏实稳健。
影迷们永远无法为薛景求定型,贴上一个合适的标签。
就像他说的,"我的能量源泉就是不做重复性的工作。"
千面影帝,永远不让人失望。
>>>>后劲十足
"三驾马车"迈入花甲之龄,普遍节奏放缓。
纵然功成名就,仍在兢兢业业卖力打拼。
一边求变摸索新戏路,一边扶持鼓励新导演。
崔岷植在《露梁海战》当完韩国民族英雄,还要合作导演张宰贤(《娑婆诃》)来一出超自然惊悚《破墓》。
Disney+更是花了大手笔请崔老下凡演电视剧,投资根本不用愁。
宋康昊的中心放在了合作各类型导演上。
元新渊(《嫌疑人》)的《第五纵队》,金知云(《密探》)的《蜘蛛窝》,申渊植(《东柱》)的《一胜》。
估计牟足了劲儿又要拼一把奥斯卡。
依旧没有名导给薛景求抛橄榄枝,只能靠他自己打拼。
翻拍《风声》的《幽灵》和合作全度妍的《杀死福顺》,大概率会在商业上大赚。
只可惜,文艺片领域挂零萧条。
不同境遇下,"三驾马车"估计还要行很长一段时间。
也不用担心"三驾马车"后继无人。
中生代如日中天,李政宰、郑雨盛、李秉宪、河正宇、黄政民……稳扎稳打。
硬生生从无名龙套拼出来的柳承龙、马东锡、刘海镇、赵震雄……始终在坚持。
更别提,刘亚仁断崖式碾压。
忠武路的传承,从未停下。
刘亚仁,青龙奖历史上最年轻的影帝,六年两夺影帝(《思悼》《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