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逸凡有两个身份:1、《非诚勿扰》里的精英女嘉宾;2、热搜视频里的龙套女演员。
前者的她,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就职于普华永道,因为自信大方被网友称为现实版的唐晶,男嘉宾相继为她 " 亮灯 ",差点破了节目组记录。
上《非诚勿扰》,受欢迎的邵逸凡被称为当期 " 台花 "。/ 微博截图
后者的她,辞职进入演艺圈,结果遇到疫情收入骤减,为同样挣扎在温饱线上的群演打抱不平。
很多人不理解,一个藤校毕业、又在 " 四大 " 拥有丰厚收入的精英女性,为何选择转行去 " 跑龙套 "。
但她却很笃定——当下的生活就是自己最想要的。
从小就是 " 别人家的孩子 "
关于自己从 " 精英 " 到 " 龙套 " 的转行故事,邵逸凡从不避讳,反而极其坦诚。
对于邵逸凡而言,转行前的人生就像爬山。大部分时间她都是优胜者,但也常因为落后而惶恐不已。
从小她就是典型的 " 别人家的孩子 ",成绩一直是全校数一数二。
高考失利,她从第一志愿滑落到第三志愿,以高出本地同学 100 分的成绩进入了天津师大英语系。
毕业后,因为出色的英语水平,她成了新东方最受欢迎的老师之一。
随后她跳槽去了西门子,这家外企很器重她,老板虽然想把她一直留在公司,但还是没忍住鼓励她去深造:你离咨询公司,就差一个名牌大学的学历。
于是她毅然申请留学,并很快被宾夕法尼亚大学录取。
托福听力和阅读都是满分,到了宾大,她却常常听不懂老师和同学在说什么。
因为是教育学专业的社会学方向,课上常常会讨论社会政策和现象。很多晦涩生僻的单词,对她而言闻所未闻。
曾经引以为傲的英语能力,在这里连听课都保证不了。
其他中国同学,要么从中学就在美国读书,要么一路读的就是外国语学校。
从起跑线开始的差别,拉开了令人绝望的距离。
回国后,她如愿进入了四大,过上了曾经梦寐以求 " 西装革履 " 的生活。
邵逸凡坦言:在 " 四大 " 工作时,我可以 " 眼睛都不眨 " 地买下逛街时看到的钢琴,而现在已经 " 四年都没买过衣服了 "。
但很快,宾大的痛苦回忆再次重演,她常常跟不上进度,不得不忙碌到凌晨两三点。
同事们不是麻省理工的高材生,就是清北复交的 MBA,连实习生都是北大光华的高考状元。
所有人都在高速运转,日以继夜地加班是常事。
少见的休息时间,精英同事们也会选择财经新闻或搭建数学模型预测股市,她却只想补觉。
竞争激烈的末位淘汰制,让她常年处在高度紧绷的状态。
两年后,邵逸凡选择了离开。
回顾做咨询的经历,她发现同事们的成就感来源于完成了一个大项目,或者替客户解决了某个问题。而自己最大的成就,是搞了两次特别成功的合唱。
年会上,她组织了一次三四十人的合唱,把歌词改成调侃公司和老板的内容。表演时同事们从头笑到尾,合伙人还特意跑去和邵逸凡握手,夸她太厉害了。
她决定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
" 就像爬山一样,有些人就要爬到山顶,但我看着山顶已经不想上去了。
我就想要在半山腰盖房子放羊,或者换一座山爬一爬。
人的想法、欲望和喜欢的东西都是不一样的。
不能因为别人推崇,就去做自己内心并不想要的事情。"
自得其乐的 " 脚腕子演员 "
《安家》里,邵逸凡饰演了中介公司的员工小张,虽然这个角色属于 " 反派 ",出镜的次数也不多,但还是给不少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右一是邵逸凡。/ 微博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