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朋朋 编辑 | 范志辉
6月10日,《乘风破浪》(以下简称《浪姐3》)更新第4期,那英同盟和宁静同盟重组对决,并完成了二公选曲。
在“年少时的梦想”主题下,邓丽君《爱像一首歌》、王菲《梦中人》、蔡依林《怪美的》、王嘉尔《okay》、草东没有派对《山海》、与非门《乐园》、常石磊《我我》、金池《谁不是》等8首歌进入候选名单,“二公选曲”也登上热搜。
《浪姐3》的公演选曲之所以被格外关注,自然跟一公演出的争议有莫大关系。上周五,一公舞台结束后,节目的负面评论大增,从选曲到演唱,网友们通通不买账,直指节目选曲太差。第二天,#一公 难看#就登上微博热搜文娱榜的第一位。
那么,《浪姐3》的选曲到底出了哪些问题?而在争议背后,到底是谁在决定音综选曲?
《浪姐3》的选曲问题出在哪?
“我只觉得刘恋很聪明。”
网友“阿雯“在看完最新一期的节目,没有觉得好看,也没有觉得难看。她对节目最深刻的记忆点是,刘恋作为那英的“军师”,指导着姐姐们进行选歌。看完节目以后,习惯性地刷微博,阿雯才看到了微博上的负面评论。
有人说“歌曲不好听”,有人说“选的歌曲实在太迷”,还有人说“浪姐要高开低走了。”作为完整追过三季“浪姐”和一季“披哥”的老观众,阿雯仔细想想,觉得这一季的歌确实不如以前好听了。
对于乐评人木一来说,这一次公演的歌曲也仅有二三首达到了预期,例如《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得益于许茹芸与那英声线相得益彰的对比,一个婉转,一个利落,许茹芸担任“羞答答的玫瑰”的角色,那英则像是玫瑰的追求者,反而为歌曲带来了情绪上的张力。
“当我们看待像《浪姐3》这个体量的综艺节目时,评价舞台的维度是复杂的,仅用选曲一个指标来评判有失公允,”木一告诉音乐先声,“然而,选曲这个环节往往会影响整个节目的品质。”
此前,《披荆斩棘的哥哥》的音乐总监陈伟伦在接受专访时,曾经提及他的选曲三个选曲策略。第一、不太想去选热歌。希望能带给观众“惊喜”。第二、希望歌曲多样化。有回忆杀的、经典的,也要有创新的。第三、排除了那些唱跳类,像是韩团类的歌。
纵览《浪姐3》第一次公演的八个舞台,一定程度上也延续了这个策略。
首先,第一次公演8首歌曲,除了走红于短视频平台的《雾里》,都不算是常规意义上的“热歌”。像《要你管》、《你不要担心》都是首次出现在音综的舞台上;《自己》、《野蔷薇》则属于实力唱作人相对小众的口碑之作;《情书》、《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颇具国民度,只是在近几年的流行趋势中鲜少被人提起;《谈笑一生》更多留在了70、80后的记忆中,在年轻人之间鲜有知名度。
另外,8首歌曲发行时间横跨近30年,最早发行的歌曲为《谈笑一生》,发行于1993年,最晚发行的歌曲为发行于2021年的《雾里》,节目组还想延续一边致敬经典、一边热歌创新的一贯策略。同时,舞台也没有仅仅局限于唱跳,《野蔷薇》是乐队表演的形式,《你不要担心》以一种接近舞台剧的形式呈现。
但就最终的呈现效果来看,《浪姐3》的不好看在于并没有将这些选曲策略向前推进一步,最终的呈现效果显得十分“平庸”。
一方面是选歌上的“平庸”。 新歌的选择趋于保守,老歌的亮点也显得不足。
例如,第一季中姐姐们演绎了颇具话题度的《大碗宽面》,歌曲在搬上舞台之前就累积了超高的话题度,在舞台上与姐姐们的气质形成一种反差;还有让人眼前一亮的《艾瑞巴蒂》,用乐评人耳帝的话说就是“《艾瑞巴蒂》虽然唱得难听,但难听出了风格与记忆点。”而这一季的新歌《要你管》呈现出的舞台就显得太过中规中矩,掩盖了姐姐们身上差异化的特点,难有惊喜之感。
而对于那些耳熟能详的老歌,改编也显得劲头不足。《自己》、《你不要担心》的故事感可以对标之前的《玫瑰少年》,《野蔷薇》的精神内核也可以对标之前的《兰花草》,但是这一季忽视了歌曲内涵和价值的深度挖掘,反而过分强调了舞台的舞美设置。在观众看来,对于歌曲难以共情,显得徒有其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