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戏,基本上是从一个施暴者猎艳的角度来拍这场强暴戏,王祖贤裸露半身,被男演员抓头发、扇巴掌、舔后背等。
强暴戏之后,当王祖贤饰演的角色为自己不再 " 干净 " 而对这份感情动摇时,周润发饰演的男神," 慷慨 " 地接纳了她。
Happy ending.
王祖贤敬业吗?
敬业。
但这两场戏有必要拍,甚至拍得这么详细这么猎奇吗?
真没必要。
几十年后,也没有人会觉得这两场戏是来警惕施暴者,关注被性侵后的女性心理,反而成为了观众品味女明星的小视频。
贞操,成为了推动女性角色变化的一个万能工具。
想让这个角色消失时,就让她受强暴后屈辱而死;
想让这个角色黑化时,也让她遭受强暴;
想彰显男性角色的伟大时,也让她遭受强暴后再接纳她。
这和在网络和现实中,当男性被激怒时,轻飘飘地说出的:
" 你应当被强奸 ",又有什么区别?
@看我眼色行事好吧
或许有人会问,过去优质的武侠剧里的女主经常被强暴,经常强调三贞九洁,你怎么不去批判?
——因为时代和观念在变化了。
它们是好的作品,但不一定我们现在就要为它鼓掌;
当然,我们也不必要因为这一片段而否认整部剧的价值。
那么,影视剧是不能再拍强暴戏了吗?现实世界里不断发生女性被性侵的事,电视剧不反映现实,不就是掩耳盗铃么。
——不是说不能拍,而是在剧中是否有必要的意义,怎么拍最妥当。
那些不妥当的强暴戏,都是有意地绕过受害者面对强暴时的真正感受,完全抹去受害者的人格;
而合理的强暴戏,总是会站在女性的角度来描写性侵犯。
大卫 · 芬奇的电影《龙纹身的女孩》里,身世坎坷的女主贝丝 · 沙兰德,直至 24 岁时还需要被她的新监护人控制。
电影里有两次长镜头的强暴戏。
一次,拍摄的角度是从上而下,强奸犯逼迫女主口交,是逼迫女主服从他的标志。
另一次,是女主找上门,偷偷放了摄像机,把强暴的全过程拍摄下来。
强暴过程中的手铐,蒙住嘴巴,女主的痛苦。
这些动作设计,都是跟整部电影的剧情强关联的,对应 " 监护 " 与 " 被监护 " 的关系,对应女主在小时候就被监护人一样的角色——父亲性侵,更是反映瑞典社会的监护制度的荒谬。
在受到侵害后,女主也给予了反击,在监护人身上纹下 " 我是强奸犯 " 的字样。
可以说,如果没有头两场的强暴戏,就拍不出女主在后来反击报复的痛快利落,女主的身世也在其中呼之欲出。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这两场强暴戏,都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和整部电影强关联的。
《百元之恋》,女主的男同事在乘女主醉酒时被拖到了酒店,强奸了她。
从这个男同事主动跑来跟她喝酒,到背后偷偷跟另一个男同事吹嘘女主喜欢他,都显示了女主在同事眼中的地位。
就你这货色,被看中就烧高香了,还想反抗?
这些段落,都表明女主的人生已经跌到了谷底,人人对她就像一个任人蹂躏的蚂蚁。
《嘉年华》,一部拍未成年女性被性侵的电影,没有一个触摸身体的镜头,更没有把强暴过程拍出来。
只需要一个 " 掩门 " 的动作,就让观众明白发生了什么。
尤其是,所谓的 " 干爹 " 都没有露过脸。
正如导演文晏说的:
" 真正的罪犯,可能是整个社会中,大家的缺失。"
电影更着重表现的,是未成年女性被性侵后,她的心情是怎样的,以及这个社会对待受害者的态度。
被母亲剪短了的头发,意味着失去的女性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