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有一个细节,在狱友喝酒分给安迪时,安迪说他不喝酒,就是因为喝酒误了事,安迪就再也不会触碰,一个错误绝不会犯第二次。
同时安迪也是一个果断坚决的人,“要么忙着活,要么忙着死”,多么地果断,不问结果如何,只为自由一搏。
3) 坚持不懈,不畏强权的人。
从安迪坚持给州里寄信,到他挖了19年的墙都可以看出。试想一下,如果是你,你会坚持一件事十九年吗?可以说,是安迪的坚持帮他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每当他被三姐妹欺负时,他从未屈从过,尽着自己最大的努力反抗着,即使伤痕累累又如何,这是我的尊严!

4) 注重人的尊严,善良的人
就在他进监狱的第二天,就有一个刚来的犯人被打死了。当其他的犯人都在把这作为笑谈时,只有安迪问了他叫什么名字,名字是什么,名字代表了人的尊严,代表了这个人在社会的地位。影片有一个小细节,当他发现他的囚室有了别人刻的名字时,他想到把自己的名字也刻上去,表明他也来过这里。他在第一次去找瑞德时,他想称呼他为Mr.,而且,他经常对人说谢谢,这都是对人尊重的表现。
他会帮助监狱的人考取大学文凭,即使这个人连字都不认得几个,他也会用心去教,当汤米将考卷扔入垃圾桶后,安迪还是将考卷寄了出去,毫无怨言。
5) 讲义气,真诚的人
安迪尽可能地帮助着监狱中的每一个人,尤其是他与瑞德的感情是在19年的岁月中已经十分牢固,他为瑞德准备礼物,告诉他一些道理。甚至是在越狱后将他作为自己的生意伙伴安迪是那样的细心,给瑞德留下了买票的钱。这都可以看出他对朋友的情谊。
6) 热爱生活,充满希望的人
即使成为阶下囚,安迪的指甲、被褥也永远干干净净。他依然保持着打磨石头,下西洋棋的爱好。在他第一次为警卫队长办事时,要求是给他的“同事”每人三瓶啤酒,囚犯是不能明目张胆喝啤酒的,用瑞德的话说,好像是在修自家房顶时享受着啤酒的凉爽,这就是自由的表现。那一刻的安迪享受着作为人而不是囚犯的自由。他为什么坚持扩建图书馆?因为书籍和音乐可以开阔人的眼界,浸润人的心灵,使人不会在麻木的制度中丧失对生活的本心。用安迪的话说“这是希望呀!”就在安迪有被翻案的可能时,他对典狱长说:“这是我的人生!”一个被判处终身监禁的人,依然用心地规划自己的人生,这就是看透了生活的本质依然热爱生活。也是安迪的这种态度升华了影片的主旨。
安迪这个人物塑造得十分完美,他的很多一颦一动都带着隐喻,这个复杂的人物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充分地体现了影片希望与救赎的主旨。从这里也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你读过的书都不会白读,你所学的知识都不会白学,总有一天会发挥它的价值。
2、瑞德
影片是以瑞德的视角和口吻展开的。在安迪来的那一天,瑞德已经在肖申克监狱服刑二十年了,当委员会的人问他是否已经改过自新时,瑞德的回答是已经改过自新了,不再危害社会了。当然,换成哪个囚犯都会这样说的,没有真诚性可言,瑞德也被驳回了在第二次服刑三十年时,他依然是同样的回答。我想这两次的瑞德只是机械化地执行劳动任务,很少思考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