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瑞德也是一个看清生活本质的人。他明确地指出了这个监狱的人被制度化的这一本质,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自己定位很清晰的人,至少并不愚蠢。而且在他服刑四十年时,他终于明白了自己所犯错的根本,说了一段很富有哲理的话,四十年的监狱生涯改变了他。他也很善良,在三姐妹欺负安迪时,希望安迪胜利,其他方面默默关心着安迪。不然安迪也不会跟他成为这样亲密的朋友,也不会在越狱后想到他。
安迪对瑞德的影响是很大的,他的很多想法,包括最有价值的希望和自由的想法也深深地影响着瑞德,影片结尾瑞德放弃那个不喜欢的工作去找安迪正是体现着安迪所影响他的”为自己活”的价值观。
瑞德是影片不可或缺的人物,正是他的所见所闻推动着情节的发展,使得这座监狱,监狱所发生的事,以及影片的价值观被完整地呈现。
3、老布
老布因为年龄大的原因一直被安排为图书管理员,他的第一次出场是给受伤的鸟儿杰克喂食。从这里可看出老布的善良(好像很多囚犯都很善良)。他的日常生活就是管理书籍,给囚犯们送书,有时帮助囚犯们暗送走私物品。
老布在监狱待了五十年后被释放。这时的老布已经是一个对新社会一点不了解、没什么用处的耄耋老人。老布自己也是十分了解这个事实,所以他在出狱前欲杀害别人而继续被留在监狱中。
老布出狱后被安排在超市打包装,他给狱友们的信中说到,他一到晚上就无法入睡,总是感觉自己从高空中坠落,不知自己身在何处。他真想抢劫超市,这样就又可以回到监狱。这段话是有很多含义的。他已经老得无法适应社会的生活,一到社会就好像婴儿一般惊恐,这个世界好像没有他的位置。无论贫穷、富有,我们都是社会的公民,当一个人可能连做公民都不被认可时,那么该有多么地悲哀。
最终老布写下了“老布到此一游”,上吊自杀了。就像瑞德所说的一样,老布已经被这个监狱制度化了,他在监狱因为读过书,还有点用处,但在社会中,这样的老人只能被嫌弃。这也引申出监狱的制度是有弊端的,在犯重罪后必须被关到垂垂老矣才放出,认为其不会再危害社会。可是他们忽视了囚犯作为一个人的基本人权。
老布是可悲的,是这个可悲的时代造成了他的可悲。老布是这个影片中揭露监狱漏洞的典型人物,就像汤米是推动影片高潮-促使安迪越狱的人。
4、诺顿
诺顿是肖申克监狱的典狱长,这是一个极其虚伪、贪财、狠毒的人。在影片的开头,他表现出一副慈善的面目,但在新囚犯刚到问什么时候吃饭时,他居然暗暗指使警卫队长用警棍打了他。他在第一次去试探安迪时,表现出了十分伪善的面目,表扬了安迪看《圣经》,还表示救赎之道,就在其中。一副领导派头十足的样子。
他的第一件典型事件是“外放”政策,将囚犯们放到外面做工程劳动,以此来获取利益。他还收取代表”真诚”的馅饼,实际上馅饼早已金钱化。这是他贪财的本质-不惜踩在别人的肩膀上。最后我们知道了他贪污的赃款已经达到37万美元。
第二个典型事件就是杀了汤米,这个事件将他的狠毒、自私表现地淋漓尽致。他为了使安迪继续帮他洗黑钱,唯恐安迪出狱后他贪污的事情败露,他将唯一可以帮助安迪翻案的证人汤米杀害。汤米只剩下几个月就要出狱了,这个年轻人就可以带着他的大学文凭开启一段新的人生,他却被自私自利的诺顿谋杀了。诺顿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牺牲掉两个人的人生,他的结局就是最好的报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