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合唱比赛,要选一个钢琴伴奏,彭高唱从小学琴,没在怕的。她信心满满地上台,一曲奏毕,全场掌声最热烈,她理所当然觉得自己会是那个最佳人选,全程一点都不紧张,但结果名额给了另外一个人。虽然知道世界很大、优秀的人很多,但彭高唱还是有些失望。
她过后去了解情况,才知道琴弹得最好的人,不一定是最合适的。她去竞选主持人,也出现过类似的情况,上届晚会资深的学长学姐更喜欢另外一个竞争者,或者自己身高太高,与男主持身高不匹配,又或者对方单纯更习惯和另一个人搭档。都会成为她不能入选的理由。
工作之后,需要面对复杂的时刻同样有很多。上学时候,才华在校内得不到施展,她可以去校外,参加电视节目、主持音乐节、成为选美冠军,总能填补一部分失意。4A 广告公司的工作做得不开心,也可以转换赛道。但是做演员这件事,不是机会到了眼前,好好抓住,这么简单。
毕竟是她自己的选择,不想轻易放弃。
开始她对影视行业了解不深,认为 " 红 " 就是做演员的最成功形态,于是就希望自己成为很 " 红 " 的演员。可现实却给她泼了一盆冷水。投出去的简历犹如石沉大海,听不到回音。没戏拍,她就自己在家对着镜子练习表演,每天锻炼,维持良好的身形、体魄。
最艰难的时候,简历上 " 北大 " 两个字,成为一副有色眼镜,总有人透过这幅眼镜直接断定她不会演戏。为此她干脆不提北大,直接写综合类院校毕业,即使被拒绝,也不用再听各种调侃。彭高唱告诉我们,徘徊在演艺圈边缘的日子,是她人生遭受最多打击的时候。
运气好的时候,接到过一部网络大电影女主角,那是她人生中第一部女主角,拿到剧本的时候高兴坏了," 心想我终于能拍戏了!" 可真一开拍她就傻眼了,发现跟自己之前演话剧完全不是一回事儿,甚至不知道该怎么去准备," 我才发现,我对演戏一窍不通。"
她第一次意识到,演员是一个需要大量专业技能、大量经验积累的职业。戏上,她抓着机会就和同组的资深演员请教,对方也耐心一点点交她;戏外,她给自己报名了中戏的影视表演训练班,开始一点点去深入了解表演,通过练习巩固自己的表演。
大多数时候,还是自己在剧组与剧组之间,通过一个戏又一个戏,一点一点磨。外界不给反馈的时候只能自己给自己打鸡血,彭高唱有时候也会想,坚持三年不红就算了,可想想又觉得不甘心。
她开始学着去面对复杂,改变自己不爱 Social、不喜欢过分表现自己的状态,注意和行业里的人建立联系,遇到机会也会多多展示自己,周围的人气活络了,她能接到的戏也越来越多、剧组越来越大,她的表演在和更多演员切磋的过程中,也越磨越好。
做演员这件事,如今也逐渐进入了一种良性循环。尤其是参与了剧集《女心理师》,她饰演了当中一个单元的女主,和杨紫对戏。有了这段经历之后,她也在圈内有了一定名气,不用守在北京一个戏一个戏去面试,回到长沙老家不少戏会主动找到她,面试也简化成了线上形式。
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娱乐圈不需要学霸?愚蠢!
但彭高唱并没有妥协——她依然想红,只是她明白了,自己想要的红,不是靠绯闻炒作,也不是靠资本鼓吹,而是通过一部又一部脍炙人口的作品,在观众心中站稳脚跟。哪怕这个过程可能要很久,她也已经做好了去迎接变化的准备。
总有声音说,娱乐圈需要的不是努力,而是运气。
不否认存在演技很好,却因为运气不佳,而被埋没的演员,但同时也不能无视,那些被一句 " 你不适合 " 否定的人,他们也有站上领奖台的机会。演艺圈之所以迷人,或许恰恰就是因为其中的不确定性,它对草根没有偏见,对学霸也不该报以刻板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