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现实、解构现实,本身也已经成为了反英雄作品的一大看点。《黑袍纠察队》就专注于这一点,孜孜不倦地把娱乐乱象和社会乱象作为恶搞对象。剧中的 " 沃特公司 " 能把黑料公关成票房收割机,第二季的铲除纳粹故事美化包装后就成了一部超英对决式的商业大片。加入 " 七人组 " 需要通过综艺选秀,节目组深谙 " 炒 CP" 之道,剧集还通过角色之口说出了 " 真人秀当然有台词 "。
" 支持 LGBTQ"" 黑人的命也是命 " 等在欧美国家此起彼伏的社会浪潮,在剧中也被成功商业化,口号发挥着商标一样的引流作用,背后的群体诉求并不被真当回事。而枪械博览会上的大量儿童,又在暗讽校园枪击事件频发。
这些对现实的讽刺足够让观众发出会心苦笑,也让剧作在表达上向前迈进了一步。
从神到人再到反英雄
追本溯源," 反英雄 " 本是文学、戏剧领域的专有概念,学界有研究指出:反英雄是当代社会危机和文化危机的产物。
20 世纪,随着高科技的诞生与应用,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日趋紧张,而在社会关系和精神领域里,阶层之间的贫富差距拉大,宗教信仰的根基又在一轮轮理性主义的质疑中被动摇,反英雄形象拥有的乖张行径和纷乱思想," 体现的是一个缺乏信仰的时代所特有的文化病症 "。
可以说,作为文化现象的 " 反英雄 " 是后现代主义浪潮的末端表现之一,在文学领域内有《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霍尔顿、《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尤索林等一系列呼应新思潮的角色形象。而随着概念本身的清晰与细化,许多古典文学、现代文学中的形象也被学界普遍认为具有反英雄色彩,例如《荷马史诗》中的阿喀琉斯、《堂吉诃德》中的堂吉诃德等。
" 反英雄 " 成为被普罗大众都知晓的概念,则是由于它与 " 超级英雄 " 的绑定。而如果查看超级英雄的形象流变过程,会发现这也是一个和历史局势、社会思潮相呼应的过程。
1938 年,《动作漫画》的创刊号上出现了首位超级英雄 " 超人 "。彼时 " 经济大萧条 " 的阴影还未完全远去,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恐慌已经到来,人们在积极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又对未来充满不确定性,虚幻世界里的 " 救世主 " 就成为了为大众提供鼓舞、安全和慰藉的象征。
随着人们的期望提升,超人的能力也在逐渐丰富,从最初仅有力大无穷,到慢慢添加飞行、热视线、超级听觉、冷冻呼吸等能力,总体就像他简洁的名字一样,向着无所不能发展。超人的形象可以理解成神话英雄的现代变种,是位几乎完美的英雄偶像。
有不少超级英雄都有接近超人的特点,比如来自比人类更优秀的种族、和神话或宗教故事有密切关系等,神奇女侠被设定为宙斯与亚马逊女王之女,雷神则取自北欧神话。随着二战蔓延,还出现了把星条旗穿在身上的美国队长,超级英雄们在剧情里参加战争、保护平民也成为了一种创作趋势。
" 超人不接地气,我从未对他感兴趣。我的所有超级英雄都有人的缺点,他们的生活并不完美。" 这是斯坦 · 李自述的创作理念。事实上,超级英雄的流行形象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如果第一阶段的关键词是 " 现代神话 ",还延续着古老的英雄崇拜,第二阶段则更倾向打造英雄的人性。
50 年代中期到 70 年代末通常被认为是美漫的 " 白银时代 ",战争已经结束,文化政策较为宽松,但冷战带来的是更长期也更微妙的阴霾与压抑,这个时期的超级英雄常常是 " 有缺点且自我怀疑的 ",斯坦 · 李和杰克 · 科比合作创作的蜘蛛侠、绿巨人、奇异博士等形象相继问世,抛开超能力他们的表现和普通人别无二致。
不过这批形象本质上也没有脱离传统英雄主义,他们依然在为了伟大事业克服重重障碍,以拯救世界为己任。蜘蛛侠系列的 "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 便是这批 " 凡人英雄 " 的精神注脚,在英雄身份与普通生活之间他们往往最终选择了前者,反而更好地演绎了勇气、牺牲等英雄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