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积分不足加上运气不佳,李思淼没能如其他人一般“随手一抽就中了一个礼包”,而是为此花费了18元。她觉得这也没什么:“追剧的日子太难熬了,我不想等,更不想被剧透,反正和一杯奶茶的价格差不多,就当作是花钱买快乐了。”

图/《梦华录》点映礼
但不是所有观众都认可这样得来的便利。受朋友推荐入坑《梦华录》的王有芊在知晓大结局点映礼的存在后,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两个大字:“垃圾!”在她看来,尽管活动规则里注明了直通大结局观看券为赠送,名义上售卖的只是点映礼观看券,实际操作与结果却和付费超前点播别无二致。“点映礼其实就是一场记录主创互动和陪看反应的直播,之前几个主演也参与过类似的视频连线,还有微博回复之类的,谈不上多么新鲜,到底是为什么花钱,大家心知肚明。”
因此,这场大结局点映礼也被一些用户直接视为超前点播的“变相复活”。
王有芊认为,这是毫不掩饰的“割韭菜”:“每逢有点人气的剧不是都要来这么一回吗,变相搞超前点播,视频平台的惯用套路而已。”
截至发稿,《梦华录》豆瓣评分为8.5、已有超51万人打分,从集均播放量来看,虽然未到大火,却已算小爆。
腾讯被骂不是第一次
这并不是腾讯视频第一次因为超前点播招致大规模吐槽。三年前,正是其率先打开了“潘多拉魔盒”,针对《陈情令》推出面向VIP会员的超前点播,正式将单点付费模式从电影带入了剧集领域。
时至今日,王有芊依然对《陈情令》播出的空前盛况念念不忘。2019年夏天,她以30元的价格直通大结局,和其他参与解锁的用户一道,为视频平台论证了超前点播的巨大威力。“我们和《陈情令》一样,都是腾讯的付费实验对象。”当时有消息称,腾讯视频最终凭借超前点播斩获1.5亿元营收,尽管数字并未得到官方证实,不可否认的是,超前点播的确让视频平台在打开商业化思路的同时,尝到了甜头。
以此为起点,越来越多的视频平台和剧集加入了超前点播的阵营。云合数据发布的《2020连续剧网播表现及用户洞察》报告显示,2020年共有123部超前点播剧集,其中腾讯视频52部,占比最高,爱奇艺、优酷、芒果TV均在30部左右。作为对比,2019年仅有5部剧集采取超前点播模式。
然而,具有较强付费点播意愿的用户无法代表全体会员。腾讯视频通过《陈情令》开创超前点播先河之时,掏钱买单的多是以粉丝为主的剧集深度用户。王有芊记得,腾讯视频宣布《陈情令》超前点播的那条微博有超过100万条评论,其中反对的声音不在少数,一排“滚”字异常醒目,但“该买的人还是会买”。
但在她的印象中,当时也很少有人考虑到会员权益的损失,争议点还在于,一些人担心超前点播会影响剧集后续的热度情况。“所以花钱算是为了自己的热情,也为了这部剧的排面。而且腾讯在《陈情令》上真的是花式薅羊毛,从主题曲MV到国风音乐专辑,演唱会线下抢不到门票,线上看也要花钱买电子票,更别说那些乱七八糟的周边了,没有一样是免费的。”
习惯了为爱氪金(即花钱消费)的用户或许对粉丝经济习以为常,腾讯得以依靠《陈情令》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收益尝试。但到了《庆余年》等用户覆盖范围更为广泛的爆款剧集,这种忍耐和宽容便不复存在。